位于四川峨眉县西南,大峨山之绝顶。据方舆胜览载,自白水历八十四盘,山径如绵,登跻六十里方至本寺,此即普贤菩萨示现之处,寺宇皆以板建造之。相传本寺草创于汉明帝之世,初称普光殿,其后改称光相寺。明洪武年间重修,明末时更大加营缮,有天王殿、祖师殿、龙神殿等诸殿,以及藏经阁等建筑,为大峨山中之胜地,山川景致,皆在其下而一览无遗。[佛祖统纪卷四十三、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第六二七、山川典第一七三、第一七四] p217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一)梵名 ?ī-vaddhi,巴利名 Sirī-vaddhi。音译尸利苾提。为佛弟子之一。据贤愚经卷四出家功德尸利苾提品载,释尊...(835~908)唐末五代僧。福州闽县人,俗姓谢。幼憨黠,好垂钓,常泛舟自娱。唐咸通(860~873)初年,年届三十始脱...(杂语)Maṇḍa,译曰坚固。金刚座之异名。大日经疏十二曰:尔时诸金刚菩萨,即能现菩提座也。此座但以世间意说但...【七行观受七相】 p0063 瑜伽九十六卷七十页云:又由七行,于诸受中,观受七相。谓观诸受自性故;现在流转还灭...即夜间不睡觉,结跏趺坐,或念佛,或参禅,或看话头,盘踞终日,不分昼夜。乃了生脱死,速证涅槃之要行。 p983...梵语 vākya。又作薄迦。含有章、部、品、言等义,与跋渠(梵 varga)之义同。俱舍论疏卷五(大四一·五五二上):...谓布施、戒行、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波罗蜜。六波罗蜜为证明菩萨之印契,故称六种印。[菩萨善戒经卷一] p1...【世间有边等亦不应记】 p0517 俱舍论三十卷五页云:有边等四,亦不记者;以同常等皆有失故。宁知此四义同常等?以...以千差万别之事相作讨论,叫做事论,若以平等之理体作讨论,就叫做理论。...(术语)四种声闻之一。本体虽为佛菩萨,而为导他姑现声闻之身者。舍利弗,目连之类。见法华文句四上,三藏法数十六...(术语)同一类之机缘,同一种之因缘也。妙玄一之上曰:一根一缘,同一道味。大集经三十八曰:行住坐卧,常系一缘。...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省一法师,俗姓高,扬州江都县人,世代务农。 省一大师十二岁时,母亲去世,便萌发出家的念头,由于父亲不同意,未...
如果我现在已经养成一种对来生有所期待,怎么办?那我们看下面一段,我们要思惟轮回的过患。 其实你来生得一个果报...很多人都认为自己信仰佛教,是佛教徒。但是自己想过没有,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对这个问题可以说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
原文: 又以愿门广大,贵在知先;观法深玄,尤应守约。知先则务生彼国,守约则惟事持名。举其名兮,兼众德而俱备;...
夫善恶感应,捷如影响,声和响顺,形直影端。故圣人不言因果,但言为善降之百祥,为不善降之百殃,是以安命定志为诫...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幸福!但什么是真正的幸福呢?我觉得唯有‘内心安适,俯仰无愧’的人才有真正的幸福。因为心如不安...
一、什么是淫欲之害呢? 好,我们现在来看看。我们先讲现在新打的附录四,《八师经》里头说:佛以八苦为师。当中的...或许诸位老师、同学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学校请了一位和尚来讲学思历程,而不是讲念经、超度,或是鬼神世界的事?我个...
光相寺
【佛光大辞典】
上篇:光相 | 下篇:光背 |
戒本疏·九十单提法:“(波逸提)露地然火戒五十七。凡火性焚炽,事变无恒,容有延烧,不可不禁。又然火相聚,多着...
福增
师备
满荼
七行观受七相
不倒单
缚迦
六种印
世间有边等亦不应记
理论
应化声闻
一缘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省一法师证念佛三昧的过程

对来生的轮回有所期待,该怎么办
我们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不离秽土而生净土

妄想断则恶业消,恶业消则百福集
慧律法师《知足则幸福常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