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如来藏。为三论宗所明“八不”中之四者。依中道之正见,即为“不生不灭,不去不来”之义;而视诸法有生灭去来者,则为偏颇之妄见。楞严经卷二(大一九·一一四上):“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参阅“八不中道”275) p206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摄善法戒毗奈耶聚】 p1459 瑜伽七十五卷一页云:云何摄善法戒毗奈耶聚?谓诸菩萨、于摄善法戒,勤修习时;略于六...(杂语)顿悟入道要门论上曰:今更名六法不异:一舍,二无起,三无念,四离相,五无住,六无戏论。如是六法,随事方...即置弃而不答。如外道问佛:“神魂是断?是常?”或问:“如来死后是有?是无?”等问题时,佛皆置而不答。(参阅“...禅宗公案名。即香严智闲得悟之因缘。据景德传灯录卷十一载,智闲往依沩山灵祐,祐知其为法器,欲激发之,一日谓之曰...(术语)禅为梵语禅那之略,译曰思惟修。新译曰静虑。思惟修者思惟所对之境,而研习之义,静虑者心体寂静。能审虑之...隋代僧。生卒年不详。瀛州(河北)人,俗姓史。师事少林寺之慧远(523~592),研读十地经论,于涅槃经有特殊之见地...(术语)四弘誓愿之一。证无上菩提之誓愿也。...【五处观察所归乃可归依】 p0289 瑜伽六十四卷一页云:谓由五处观察所归,乃可归依?一、由身业清净故。二、由语业...即受真言之三昧耶戒,系日本天台宗真盛派之传戒法。又作重受戒灌顶、戒灌顶。即于道场设坛,对已受圆顿戒之受者,以...(术语)出离生死而入于涅槃也。...指疑惑之执念。于见道之时断除。起信论疏笔削记卷一(大四四·二九七中):“起信谓用者,以此论中能破疑执,生正信...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观经玄义分卷第一 先劝大众发愿归三宝 道俗时众等, 各发无上心, 生死甚难厌, 佛法复难欣, 共发金刚...
【原文】 观经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凡忆佛,念佛,观佛,礼佛,画佛,皆名作佛。由其心念于佛,心中便现佛之相...
一、宜简不宜繁 在家居士,家庭工作与修行皆要兼顾,实属不易,理应权衡,不可于某一方面投入过多精力,而影响到其...福是什么?俗世以为钱多是福,其实乱世钱太多常常成祸根。俗世又以为权大是福,其实权重的人自己忧深,也被别人怨得...
菩提心就是发成佛的心。菩提是佛果的意思,心是能发之心,发成佛度众生的心。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心,这就是菩提心...不少学佛的女众,是在现实遇到困难或感受到苦痛以后,才来学习佛法的。在学法初期,由于不懂佛理和戒律,在亲近法师...
贪会招祸,大家看贪字跟哪个字特别近?贫穷的贫。贫而不贪,就有很大的福报现前。 历史当中记载杨震四知。杨震是汉...科学家与研究人员在经过严谨的研究后,发现低脂纯素的饮食比医生建议的糖尿病饮食更能有效治疗第二型糖尿病。令人震...
在五台山佛教发展史上,佛陀波利是非常重要的一位人物。佛陀波利,汉译为觉护,为北印度罽宾国的高僧。 作为罽宾国...
生灭去来
【佛光大辞典】
上篇:生灭二观 | 下篇:生灭去来一异断常 |
鸡贵,梵名 Kurkuta-ī?vara ,音译俱俱吒[医-酉+言]设罗。为高丽国之别名。俱俱吒,译作鸡;[医-酉+言]设罗,译作...
摄善法戒毗奈耶聚
六法不异
置答
香严击竹
禅定
辩相
无上菩提誓愿证
五处观察所归乃可归依
受戒灌顶
生死解脱
疑执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吉祥经
【大藏经】观无量寿佛经疏

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在家居士早晚课须知
福是什么?钱多就是福吗

深信切愿就是无上菩提心
初学佛女众几种不如法的表现

贫而不贪,就有很大的福报现前
纯素能更有效治疗糖尿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