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疑惑之执念。于见道之时断除。起信论疏笔削记卷一(大四四·二九七中):“起信谓用者,以此论中能破疑执,生正信故。”[成唯识论枢要卷上本] p584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全一卷。又称大乘宝月童子问法经、月童子问法经。北宋施护译。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内容叙述频婆娑罗王之子宝月请问...亦名:破戒和尚授戒 资持记·释足数篇:“受戒法中,有从破戒和尚受戒,后生疑问佛,佛为决之。生疑有四,故成四句...巴利名 Vinaya-pitaka。系以巴利语记载锡兰分别上座部所传之律藏,属巴利三藏之一。佛陀所制定有关戒律之诸规则,集...指梵天、帝释、诸鬼神、阎魔王等非人眼目所能见之诸众。彼等能护持行善之有情。信仰弥陀之行者现生可获十利,“冥众...凡夫认为世谛之一切事相为常住而执著之,二乘人又认为它是无常而厌弃之,这都不是正见。诸法实相,万法真如,故世谛...【八支圣道三种修法】 p0084 瑜伽十五卷一页云:已说七种佛教所应知处;次说八种。谓有八支圣道所摄,令诸苾刍究竟...(名数)出于本业经。一、信坚。别教菩萨于十住位修习空观,知一切之法皆为真谛而无毁坏者。二、法坚。别教菩萨于十...(术语)或为理之深妙,或为事之希奇,不可以心思之,不可以言议之也。法华玄义序曰:所言妙者,妙名不可思议也。维...【染污遍行同行相应】 p0878 杂集论五卷十七页云:又有染污遍行同行相应。谓于染污意四种烦恼。由此四法,于一...隔生则尽忘前世之事。...(地名)在印度之毗耶离国,庵罗树女所献,佛于此说维摩经。维摩经佛国品曰:佛在毗耶离庵罗树园,与大比丘众八千人...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一位立志在40岁非成为亿万富翁不可的先生,在35岁的时候,发现这样的愿望根本达不到,于是放弃工作开始创业,希望能...
你现在要专心在一个上面,专心之后,力量就非常大。多了之后,你精力分散了,实际收效并不大,还是专门一个好。我们...有一个小沙弥名叫心通,他忽然厌倦起暮鼓晨钟的禅修来,认为时光过得太慢,他急切地盼望自己早日成为一代法师。 有...
从上诸祖教人参禅,虽有超佛越祖之谈,其实要人成佛作祖耳。未有欲求作佛祖,而不遵佛祖之言教者。舍教而言修行,是...曼谷的西郊有一座寺院,因为地处偏僻,香火一直不旺。原来的住持圆寂后,索提法师来到这里接替做新住持。 初来乍到...在法国一个偏僻的小镇,据传有一个特别灵验的水泉,常会出现神迹,可以医治各种疾病。 有一天,一个拄着拐杖,少了...
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尊观音菩萨,关键的时候都会祈祷观音菩萨,这是什么原因?因为我们与观音菩萨有着格外的、特殊...
傅大士(497569)是齐梁之际著名大居士,又称善慧大士,傅翕,婺州义乌县(今浙江义乌)人。傅大士一生未曾出家,而以居...
疑执
【佛光大辞典】
上篇:疑根 | 下篇:疑惑 |
(堂塔)佛殿之别称。寄归传一曰:富罗勿进香台。【又】香炉之台。...
宝月童子问法经
从破戒和尚受戒
巴利律藏
冥众
世谛不生灭
八支圣道三种修法
六坚法
不可思议
染污遍行同行相应
隔生即忘
庵罗树园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没耐心怎么能得到财富

以此三心而念,感应必至也
都是过眼云烟

修行应发三种心
人怎样才能够清除自己的欲望
努力活出自己的生命

耀智大和尚自述与观音菩萨的殊胜缘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