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塔)佛殿之别称。寄归传一曰:“富罗勿进香台。”【又】香炉之台。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种子生现行】 阿赖耶识有生一切法之功能,此能生之因,称为种子,自此种子生起的色、心诸法,称为现行。能生的种...【不共异生法】 p0330 品类足论六卷十一页云:不共异生法云何?谓四通行,四无碍解,四沙门果,无诤,愿智边际定,...凡十卷。后秦僧肇撰。全称维摩诘所说经注。又作注维摩、注维摩、注维摩经、净名集解。收于大正藏第三十八册。鸠摩罗...(术语)对于佛之大智慧门之称。门者差别之义。...【钵里萨罗伐拏】 此云滤水罗。会正记云:西方用上白[疊*毛],东夏宜将密绢。若是生绢,小虫直过,可取熟绢四尺...全一卷。宋代天台宗僧四明知礼编集。又作出像大悲忏法、大悲心咒忏法、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今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又作褒贬抑扬教。为刘宋之慧观所判立的五时教之一。于渐教第三时中,赞扬菩萨,抑挫声闻,称为抑扬教,如维摩经、思...(地名)国名。中印度之境。人性浇薄,佛法不行。见西域记。...佛菩萨为济度众生脱离苦厄,随应其机类而现诸种身,如满虚空身、丈六身等。北本涅槃经卷二十二(大一二·四九四下)...(术语)小烦恼地法之一。二十随烦恼之一。心所名。恐名誉之欲堕,隐覆自造之罪之精神作用也。...稠林有三,谓贪、瞋、癡。由依止贪瞋癡故,于诸生死根本行中广兴染着,令诸有情感种种身流转五趣,令诸有情处生死本...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八大人觉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
一个人的个性、脾气很重要,个性好的,到哪里都会跟人家和合,能随顺人家。不过随顺要有轻重之分,如果是坏事,我们...问: 净土行人每天念佛念多少声?法师曾开示说至少每天三万声,按一天的念佛速度,三万声需六小时。但蕅益大师开示...
有一个道友问我,说我曾经讲过假使热铁轮,于汝顶上旋,终不以此苦,退失菩提心,这是什么含义?这是说我曾经在监狱...吾人生在世界,不只是要从自然界的万物得到自身生活之所需,而更要人与人之间的团体──家庭、社会、国家以至世界皆...问: 何为忏悔。 答: 于三宝前发露已罪,痛责悔改,哀求证明,决不复作也。 问: 或云悔过能消灭从前罪过,信乎。...有时候出去旅行,一两个月的时间没有看电视、没有听广播,也没有读报纸,几乎对天下大事一无所知,只是心境纯明地过...
比丘可不是个简单的称呼,这修行人,要久住丛林,亲近有道德的,这庙里边住的人多,这里边就有修行人。 什么是参学...问: 我们一路念佛就好,为什么要修观? 净界法师答: 我们总有一天会到达死亡。我们绝对不能忽略了烦恼的势力,你...
香台
【佛学大辞典】
上篇:香盖 | 下篇:香尘 |
【我有色后或有想或无想等】 p0652 瑜伽八十七卷五页云:由依诸见者:谓依三见。如前应知。由依初见,于现法中...
种子生现行
不共异生法
注维摩诘经
大慈悲门
钵里萨罗伐拏
大悲忏法
抑扬教
阿吒厘
随类不定
覆
稠林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一个人的个性脾气很重要
每天念佛多少与行愿有无

你有这么一念心,就能使你度过一切苦难
五戒善法为做人应知应行之原则
忏悔常识问答
不知最亲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