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梵语 vicikitsā,指心生疑念而不能安定之状态;惑,指迷于对象而判断力颠倒。与“疑惑”之用语相似者,另有疑惧、疑团,然“疑”与“惧”之含意并不尽同。盖所谓疑,系以理智寻思而不可理解真象、不能决定是非之心理状态;所谓惧,系由于情感无所依赖而产生之感觉状态。故知由于疑,会产生欲以哲理分析来解决之倾向,及以转换为直观作用之倾向;然由于惧,则易产生罪业意识与凡夫意识。要之,“疑”之特性,乃向外界之疑逐渐转为向内之疑,并因而形成一股疑团(执),乃至一股大疑团,此时即易于转换为直观之作用。故禅宗每每强调大疑乃参禅悟道所绝对必须者,譬如有一僧遗失其唯一之袈裟,寻而不得,念念不忘,片刻不舍而反覆寻觅,此称为真疑;反之,譬如今人对古人经历之疑团悬案妄附疑情,而未能彻底寻究,此称为模仿疑,而非真疑。若无真疑,则亦无参透大悟之日;例如于未失却之物,以为已然失却而欲寻求,虽压抑之,亦不由心,直至寝食难安,大疑自然现前,由是即有转换为悟道因缘之良机。 p584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亦名:乞衣戒制意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舍堕)第六,从非亲俗人乞衣戒。凡出世之士,须遵少欲为怀。今三衣具足...(The Pali Text Society,略称 P.T.S.)成立于一八八一年,专门刊行南傅佛教巴利语经典及有关著述之研究出版机构。...佛的尊称,因佛是世人所共尊的人。...即在大乘菩萨修行阶位之“十地”中,自第八地以后至佛果之间,以无漏心任运相续而不起烦恼之位。又此位之功德于刹那...【八非有想非无想论】 p0084 大毗婆沙论二百卷八页云:八非有想非无想论者:谓有色等四,有边等四。有色等四者:一...(杂语)并脚蹲坐,臀不着地也。见摄真实经一。...(名数)增一阿含经十八曰:有四不可思议事,非小乘所能知。云何为四?世界不可思议,众生不可思议,龙不可思议,佛...【后支非前支缘】 p0879 瑜伽十卷十一页云:复次后支非前支缘。何以故?如为断后支故,勤作功用,断于前支。由...(喻)不能发无上道心之二乘,如枯焦之草芽和腐败之种子一样。维摩诘经说:二乘如焦芽败种,不能发无上道心。...(地名)Āmrapāli,又名Āmrāvati,玄应音义二十二曰:庵罗卫,旧云庵罗树园,即庵罗婆女。以园施佛,仍本为名也...(术语)就相言,曰本觉。就体言,曰真如。又本觉为能证之智,真如为所证之理。此理智二者,法身如来之全体也。...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十善业道经...
●金刚经教人修福修慧消业,是一部各方面都顾到的完善佛典,无怪乎佛在经中说:一切诸佛及诸佛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会遭遇到挫折和失败,情绪的平衡因此也会受到破坏,假如把什么都闷在心里,久而久之难免会得忧...
我们凡夫修道,业上没障碍是办不到的,从我们多生以来,先世所造的那些恶业重罪,跟你身体一起来了。你的正念生起来...有一只狗,在树下休息,一阵风吹来,把树枝折断了,刚巧堕在它的背脊上。它就走开,到一个露天的地方去休息,长久地...慈悲的文殊菩萨,弟子迦罗越,恳请您现身加持,为弟子开大智慧。 迦罗越很想拥有像文殊菩萨一样的大智慧,所以,只...
正月初一开示 | 柔忍 各位大德比丘、各位尼师、诸位优婆塞、优婆夷,还有来寺院拜佛的信众、游客,大家上午吉祥! ...
有个朋友炒股,股龄也有几年了,在市场上积累的经验和教训也算比较深厚了。他自己也经常在一些经济类的报纸杂志上面...
我们讲过我们生命有二种力量:一个是外境的力量,一个是心灵的力量。如果你经常是由外境来牵引你的,你可能没有美好...
疑惑
【佛光大辞典】
上篇:疑执 | 下篇:疑结 |
(术语)尘者染污之义。色声香味等为污人之情识而覆真性者,故斥之曰尘。香者六尘之一。三藏法数二十八曰:尘即染污...
从非亲俗人乞衣戒制意
巴利圣典协会
世尊
永不现行位
八非有想非无想论
坚座
四种不可思议
后支非前支缘
焦芽败种
庵罗卫园
本觉真如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学《金刚经》有何用途
化愤怒为动力

如何克服修行中的障碍
狗和树
以貌取人,有眼不识文殊菩萨

大安法师2023年新春开示

舍却贪爱,戒除贪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