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论宗立有八不中道,以之为至极之宗旨。所谓八不者,系指“不生不灭,不去不来,不一不异,不断不常”;反之则为“生灭,去来,一异,断常”,称为八迷。 若破除此等“八迷”,即可得中道。(参阅“八不中道”275) p207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谓十方众生同乘一如之理而顿证佛果。一如,即真如之理。顿证,谓速疾证果,有别于渐修、渐断、次第而证之菩提果。 ...(界名)八热地狱之第一。俱舍颂疏世间品一曰:等活地狱,谓彼有情虽遭种种斫刺磨捣,而彼暂遇凉风所吹寻苏。如本等...【苦法智】 p0841 杂集论九卷二页云:苦法智者:谓忍无间,由此智故;于前所断烦恼解脱而得作证。所以者何?先...【毗舍浮】 翻遍一切自在。药王药上经云:庄严劫中,最后一佛。...梵语 marīci。译作阳焰、焰(炎)。全称野马泉。乃现于沙漠或旷野中之一种自然林泉幻象。即热气之游丝或尘埃现于远...(术语)对于取果之称。为所生之法种因,谓之取果。正于所生之法与以力使之生,谓之与果。俱舍论六曰:能为彼种故名...是比丘具足戒以外的微细行仪。比丘所应守之二百五十戒,配以行、住、坐、卧之四威仪,合成一千戒,各有三世(一说三...(杂名)Gacchati,译曰去。智度论四十七曰:若闻车字,即知一切法无所去。伽车提,秦言去。...(经名)一卷,宋法天译。佛在给孤独园说一切行之迁流乃至佛亦不免舍此身。...指诸佛享受自己开悟的广大境地之法乐。据传佛陀初成道时,尝暂时自享法乐,此称“自受用”。其后,佛陀为救度众生,...【平等性智所缘】 p0533 佛地经论三卷七页云:平等性智相应心品,有义:唯缘大圆镜智。如染污意缘阿赖耶为境界故。...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鹫峯山中,与大苾刍众三万二千人俱,皆得阿罗汉,具大神通。其名曰:尊者阿若憍陈如、尊者...
我们要知道,极乐国土不是业力所感,我们再三强调──这是阿弥陀佛的法身所变现! 我再说明一次:我们这次讲解这部...
这一大科叫作约因标名。这个因指的是众生的五阴,叫作因。因为众生的内心,他的这个五阴身心世界能够造作种种的业力...
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的信息,透过名号的通道能够通到我们这边来。那么所有的感应景象里面其中就谈到,你当下这一念...问: 请问法师,怎么样能知道,过世的亲友已往生极乐世界? 大安法师答: 过世亲友是不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你就观...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念佛的人真能够念到一心不乱,这个人到了寿命临终时,阿弥陀佛跟观世...小耿被调到某村当村长助理。这个村是个穷村,问题一大堆。小耿感到信心不足,就谎称家里有事,回了老家。那天,父亲...
释尊一代时教,所说一切诸法,皆为彻底解除吾人生死大患,亲证如来本地风光。法门计有八万四千,悉为对症施药。又诸...
一、省庵大师的生平事迹 省庵大师(1686-1734)清朝时著名净土宗高僧,为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讳实贤,字思齐,江苏常...
生灭去来一异断常
【佛光大辞典】
上篇:生灭去来 | 下篇:生灭四谛 |
(术语)烦恼为心之垢秽,故曰心垢。无量寿经下曰:开神悦体,荡除心垢。憬兴疏曰:心垢者,烦恼之名。...
一如顿证
等活地狱
苦法智
毗舍浮
野马
与果
三千威仪八万细行
伽车提
诸行有为经
自受法乐
平等性智所缘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经

国土有哪三种

为什么会有十二类众生

平生所务唯「南无阿弥陀佛」六字
如何知道过世的亲友已往生极乐世界

临终时老实念佛,必能往生极乐世界
为何就不敢尝试呢

持名念佛一法,事则至简至易,理则至深至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