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术语)头陀之行者,应守十二种之条项:一、纳衣,又曰粪扫衣。以同于人所委弃之粪扫者,缝纳为衣也。二、三衣,又...初禅天定五支功德之一。心与定法相应为一。谓行者初证禅时,心依觉观喜乐之法,故有细微散乱,若喜乐心息,自然心与...又名圣智,即明白真如实相的智慧。...(名数)经典中文与义之谓也。经者自一面观之,惟为显义之文字也,自他面观之,则由文而显之义理也。故文与义,为二...【短时摄受】 p1187 瑜伽四十八卷二十六页云:云何菩萨于诸有情短时摄受?谓诸菩萨、于住中品成熟有情,摄受饶益;...(947~1024)宋代临济宗僧。太原(山西)人,俗姓俞。少有大智,于一切文字常能自然通晓。十四岁时父母相继去世,...(杂语)十万为洛叉,十洛叉为度洛叉。...梵语 pratipaksa。原意为否定、遮遣。于佛教中,则指以道断除烦恼等。其中,“道”为“能对治”,“烦恼”等为“所...【独觉】 p1383 俱舍论十二卷八页云:独觉出现,通劫增减。然诸独觉,有二种殊。一者、部行,二、麟角喻。部行独觉...(譬喻)身之不净,譬如受屎之厕。金光明经四曰:是身不坚,无所利益。可恶如贼,犹若行厕。释门归敬仪曰:或比行厕...【相等诸物获圣智时有灭不灭】 p0839 瑜伽七十三卷四页云:问:若于尔时,分别假立,皆悉断灭;卽于尔时,相事...毗尼日用切要...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往生论...
有人认为念佛一定要念很久之后,功夫才会够用,或是认为念佛资历长的人功夫一定比较好,这是不一定的。因为念佛是看...
弥天之恶,犹可悔改。古人有一生作恶,临死悔悟,发一善念,遂得善终者。谓一念猛厉,足以涤百年之恶也。 一个人只...
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功德,总出心源。一切逆顺苦乐生死涅槃,离此心外,无片事可得。故曰是心作佛,是心是佛...其实幸福不在远方,也不在梦里,就在我身边,在我每一天的努力里,每一分钟的爱里,每一秒钟的期待里。能认识你,和...
楞严咒是佛顶光明聚集,化身如来所说的神咒,因而极具妙不可思议功德。每一句有每一句的作用,每一字有每一字的微妙...问: 一天至少念多少声佛号才有效果?有效的去除妄念? 大安法师答: 注意不可把念佛仅仅作为工夫去用。将横超法作...
没有体悟到无我(大乘中观学派称之为空性)的人是极苦的。凡夫有苦,却没有苦圣谛,他在苦作恶苦作恶这样的恶性循环...
东林佛号要唱得深沉缓慢,它是可以对治这个时代的浮躁的。我们这个时代太快了,快节奏的生活方式,让心中充满浮躁。...
毗舍浮
【翻译名义集】
【毗舍浮】翻遍一切自在。药王药上经云:庄严劫中,最后一佛。
上篇:尸弃 | 下篇:俱留孙 |
谓生死之世界,自无始以来,至未来永劫,由于惑业苦之轮回而无停止之时。或表示法性不变而泯绝对待之关系。关于“无...
十二头陀
一心支
真智
二经体
短时摄受
善昭
度洛叉
对治
独觉
行厕
相等诸物获圣智时有灭不灭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大藏经】撰集百缘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念佛是看您的用心而不是资历

一息尚存,弥天之恶仍可悔改

今人修行,为何念佛者多,往生者少
其实幸福不在远方

诵持楞严咒者是植种大善根之人
大安法师:一天念多少佛号才有效果

修净土法门要发起出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