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十二卷八页云:独觉出现,通劫增减。然诸独觉,有二种殊。一者、部行,二、麟角喻。部行独觉,先是声闻。得胜果时,转名独胜。有余说彼先是异生,曾修声闻顺决择分,今自证道,得独胜名。由本事中,说一山处,总有五百苦行外仙。有一猕猴,曾与独觉相近而住,见彼威仪。展转游行,至外仙所。现先所见独觉威仪。诸仙睹之,咸生敬慕。须臾皆证独觉菩提。若先是圣人;不应修苦行。麟角喻者:谓必独居。二独觉中,麟角喻者;要百大劫,修菩提资粮,然后方成麟角喻独觉。言独觉者,谓现身中,离禀至教,唯自悟道。以能自调,不调他故。何缘独觉,言不调他?非彼无能演说正法。以彼亦得无碍解故。又能忆念过去所闻诸佛所,宣圣教理故。又不可说彼无慈悲。为摄有情,现神通故。又不可说无受法机。尔时有情,亦有能起世间离欲对治道故。虽有此理;由彼宿习,少欣乐胜解,无说希望故。又知有情,难受深法。以顺流既久,难令逆流故。又避摄众,故不为他宣说正法。怖喧杂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真言宗于欢喜地等十地有废立二门,即:(一)废门者,谓于三劫之外不立十地,以三劫断三妄执而究竟十地。此为秘藏记等...(名数)十二部经中去方广与授记及无问自说之三部者。是小乘教之九部也。又有大乘教之九部。十二部中除因缘与譬喻及...以舟筏比喻佛法能度人出于生死海,故称法舟。 p3346...【别解律仪由五缘舍】 p0689 俱舍论十五卷六页云:唯除近住,所余七种别解律仪,由四缘舍。一、由意乐。对有解...(术语)菩萨十地之第五。又曰难胜地。难为困难之义,胜谓胜于前地也。唯识论九曰:极难胜地,真俗两智行相互违合令...位于日本大津市别所。为日本天台宗寺门派之总本山,与称“山门”之延历寺相对而称寺门。山号长等山。通称御井寺、三...【四种得自体】 p0445 俱舍论五卷十页云:契经说有四得自体。谓有得自体,唯可自害,非可他害。广作四句。唯可自害...(界名)台家所立四土之一。如娑婆世界为凡夫圣者同居之国土也。...谓诸菩萨、声闻证悟之二十五种方法。圆通,圆满周遍,融通无碍之义。盖众生之机缘万差,故得圆通之法亦各不同。二十...亦名:覆藏他重罪戒开缘 行事钞·尼众别行篇:“不犯中,若不知;若无人可向说;意欲说而未说,明相出;说时,恐有...【遇声出定】 p1255 瑜伽六十三卷九页云:复有补特伽罗、已得离欲。从定起已;或于一时,彼三摩地,相间相杂,作意...大方广佛华严经...1)南na 无mo 喝he 啰la 怛dan 那na 哆duo 啰la 夜ye 耶ye 2)南na 无mo 阿a 唎li 耶ye 3)婆po 廬lu 羯jie 帝di 烁shu...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宗教导师们总认为人类的幸福,并不在于感官上的满足与热情,或者充分的物质享受,这个事实与人类经验互相吻合。即使...
这个《法华经》的十如是,是整个〈方便品〉的关键的核心思想。十法界十如是,我们把它念一遍。 如是相、性、体、力...问: 婚姻不幸福,有办法改变吗? 了幻法师答: 有 ,只要你相信三世因果报应,种善因必得善果,持之以恒,终必见效...
在乌江那个地方,有个名叫刘子胥的人。他有一个鱼池,到冬天,就在鱼池中建一条土堤,然后把鱼池的水都放到堤防的里...早课的第一个内容是楞严咒。 楞严咒出自于《大佛顶首楞严经》。这个咒有很多功德。在《楞严经》里面记载,它能够给...
妄想的本质是什么呢?【观相元妄: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虚妄有生,因缘别离,虚妄名灭...
修学佛法的过程就是不断破除无始以来的贪嗔痴等一切诸漏,逐渐证悟佛性,但前提是通过戒定慧的不断增长,才能在修行...
曾国藩是晚清末年的中兴四大名臣,他一生恪守立德、立功、立言的古训,成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代大儒,其名与王阳明并驾...
独觉
【法相辞典】
【独觉】 p1383
上篇:独 | 下篇:独觉行 |
(术语)涅槃经三十二引忉利天宫之波利质多树以喻菩萨出家受具足戒,乃至具足诸行得大般涅槃之功德也。...
十地废立
九部
法舟
别解律仪由五缘舍
极难胜地
园城寺
四种得自体
凡圣同居土
二十五圆通
尼覆藏他重罪戒开缘
遇声出定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佛华严经(81卷)
【大藏经】大悲咒注音版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心灵的财富

观心的时候有十个重点
了幻法师:婚姻不幸福,有办法改变吗

【推荐】鲤鱼救子的感人故事
寺院的早课内容

妄想跟你过去的生命有关系

每日的课诵对居士修学尤为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