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言宗于欢喜地等十地有废立二门,即:(一)废门者,谓于三劫之外不立十地,以三劫断三妄执而究竟十地。此为秘藏记等所说。(二)立门者,大日经疏卷三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谓,于三劫之上立十地,以之为开发金刚宝藏位。 p42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外在的行为没有过失,内在的心境没有烦恼,叫做清净。...为梵语 ?arīra(舍利)之意译。即依戒定慧而薰修,圆寂后留全身或碎身之身骨,永获人天供养。(参阅“舍利”3495)...悉昙字 (ta)。又作哆、怛、他。悉昙体文“五类声”中齿声之第一,或为五十字门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大品般若经...(术语)密教之深旨,以众生之心直为塔婆,故曰心塔。三种悉地陀罗尼法曰:梵音制底,与质多体同,此中秘密谓心为塔...子题:须菩提观无常空为先见佛、真供养 行事钞·僧像致敬篇:“智论云,诸佛不以生身为礼敬也;若见法身,是名供养...(Adam)波斯人。景教大秦寺僧。任中国教父、乡主教、长老等职。为唐建中二年(781)所立景教流行中国碑颂并序之作...亦名:乞钵戒制意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钵减五缀不漏,堪可资身长道便罢。今乃处处随非亲乞,长贪妨道,恼乱施主...(术语)Akṣara,译曰字。玄应音义二曰:字者文字之总名,梵云罗刹罗,译言无异流转,或云无尽无尽。是字字存纸墨...(职位)轮番守护堂宇之僧。又云堂守。【又】(杂名)西番之僧也。西番即西域。...(名数)与百八结业同。又,五十校计经对于眼根之好色中有阴果,有集因,对于恶色中,有阴有集,对于平平色中,有阴...【心为因法】 p0351 品类足论六卷五页云:心为因法云何?谓除已入正性离生补特伽罗初无漏心,诸余心;及除诸余异生...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
念佛一法具有这么大的利益,阿弥陀佛以他的同体大慈悲心这样地忆念我们,我们念佛就一定能很快得到殊胜的利益。这句...
古人说:嚼得菜根香,修道方有分。其实这个话是从果上讲的,重点是为什么嚼得菜根香?因为欲望很少,欲望少口味就淡...
对苦与乐看法的层面不同,感受自然也不一样,关键在于我们的认识,并以什么心态来衡量。清末大学问家,梁启超先生说...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渺茫在其中。日也空,月也空,东升西沉为谁动。 金也空,银也空,死后何曾握手中。妻也空,子...
善导大师谈到,一个净业行人,要有五种专修。专修里面有五种,依《往生论》来修行的就叫正行。 那么专修里面,身业...
因果理论是佛法的根本思想之一,每一位学佛人对此都不陌生。可是,说到是否真正理解因果,很多人却是模糊不清的。比...
各位吉祥,阿弥陀佛。 我们中国的佛教行门就是修持的方法,可以说是禅宗和净土最为契机,容易上道。那么禅宗发展到...
我们禅七打到这个时候,应该功夫有个受用,能提得起。本来呀,在行香的时候,一定要把住功夫行,要把住话头行。如果...
十地废立
【佛光大辞典】
上篇:十地经论义记 | 下篇:十地断障证真 |
【随顺教】 p1366 瑜伽二十八卷五页云:云何随顺教 ?谓所说教,无倒渐次。...
清净
骨身
多
心塔
敬佛意
景净
非分乞钵戒制意
罗刹罗
番僧
百八烦恼
心为因法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不念弥陀更念谁

情执放淡一分,功夫前进一分

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人生百空歌

净业行人的专修与杂修

一念因果一念觉

元代高僧中峰明本禅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