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十四卷(今存八卷)。又作十地义记、十地论疏。隋代慧远撰。收于卍续藏第七十一册。乃注解世亲菩萨十地经论之作。本书初反覆说明十地经论所言之心意识,并以未见经文之阿梨耶识一语说明之。且谓阿梨耶识与心意识不同,阿梨耶识为真,心意识为妄,然若不以阿梨耶为第八识,则不得以赖耶缘起之八识论直接比拟真如缘起。至慧远作本书,以心意识(妄识)配前七识,而总第八真识、前七妄识为真如缘起论之大成。华严之六相圆融义虽亦据世亲之十地经论,实际系依用慧远之解释始得大成。其章疏有十地经论义记抄出二卷、十地义记心意识考略一卷。[续高僧传卷八、东域传灯目录] p42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即枝末烦恼,为释摩诃衍论卷四所用之名称。大乘起信论将无明(即烦恼)概分为根本烦恼与枝末烦恼两种,根本烦恼为吾...位于浙江杭县凤凰山东麓。吴越王钱氏开创于北宋乾德年间(963~968),初名南塔寺。治平年间(1064~1067)改今名。...指定善与散善。略称定散。即往生净土之二种善。善导主张凝心摒除杂念者为定善,即以定心所修之善;而弃恶修善者为散...【曼殊沙】 此云柔软,又云赤华。...(地名)水经注。释法显所谓纠尸罗国。汉言截头也。佛为菩萨时以头施人。故因名国。...子题:二根、无根 行事钞·沙弥别行篇:“智论云,若二根、无根者,毗尼中,以无得道根故,不得出家。失男女相;其...地狱、饿鬼、畜生等三恶道,加阿修罗道,则称四恶道。又作四恶趣。略称四恶。恶道,乃众生造恶业后所趋往之苦恶处。...【黑生类补特伽罗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 p1184 集异门论十六卷七页云:云何黑生类补特伽罗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答:...(术语)宿世所植之善根也。法华经普门品曰:宿植德本,众人爱敬。法华玄义曰:宿植淳厚者。...即有关修行僧衣、食、住、行之细则戒法。全称众多学法(梵 sajbahulāh ?aiksa-dharmāh)。又作众学戒法、众学法。...(名数)昼三时夜三时合为六时也。昼三时为晨朝日中日没,夜三时为初夜中夜后夜。阿弥陀经曰:昼夜六时雨天曼陀罗华...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答,此亦二义。一约一期名今,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二约刹那名今,一念相...问: 在家修行的女众在哪方面最难突破?该如何下功夫? 慧律法师答: 女众最难突破的就是感情,男女的感情,再来就...
《大方广佛华严经 净行品》的大致内容是,在华严法会上智首菩萨问文殊菩萨,如何得到清净的身口意?如何得到修行的...
在唯识学的相续,它提出两块:一个是杂染的相续;一个是清净的相续。当然我们从修行角度:先破妄,再显真;先断恶,...佛灭度后,在印度有一位国王叫乌斯迦,这位国王心地善良,对百姓施以仁政。他有一个儿子,眼睛非常美丽,几可媲美印...
僧,是四人以上的出家的团队,不局限于某一个人。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对待僧众,对于各位在家居士很重要。但是态度要调...
【原文】 窃怪今时造业者多,信道者寡。菩萨既度生无已,何不分身示现,化诱群迷。且昔佛法东流,自汉魏以迄宋元,...释迦牟尼佛十大弟子:优波离、目犍连、阿难、罗睺罗等等,他每一个都第一嘛,为什么每个都第一呢?优波离持戒第一,...
十地经论义记
【佛光大辞典】
上篇:十地经论 | 下篇:十地废立 |
亦名:佛不为弟子作和尚阇梨 子题:四不坏信、六念、正富罗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如多论中,善来自誓,佛于彼人有...
眷属无明住地
梵天讲寺
定散二善
曼殊沙
截头
出家简根具
四恶道
黑生类补特伽罗生起非黑非白涅槃法
宿植
众学
六时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
在家女众哪方面最难突破 该如何下功夫

若诸菩萨善用其心,则获一切胜妙功德

断除生命的相续——自我意识
拘那罗王子的眼睛

以僧众为对境修恭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