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生与无生不二。乃诸部般若之所说,而为三论宗之极意。在三论宗二谛八不中道中,俗谛所说之“生”,真谛每视为“无生”。俗谛之“生”并非实生,而为因缘和合之假生,其实为“无生”。故依无生而生者,即“生即无生”;反之,真谛之无生乃依俗谛之假生而立,故同于俗谛之假生。既知真谛之无生为假无生,故依生而无生者,即“无生即生”。另于净土门中之净土往生,亦可依“生即无生”之意而通释之;即往生极乐并非三有(欲有、色有、无色有)虚妄的俗谛之生,而系依真谛之义,证得无生之生。[往生论注卷下、净土真要钞卷末] p206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形容佛身清净,无诸染垢。法华经法师品所说之清净光明身、新华严经卷四十二所说之清净法身即是。华严经探玄记卷八(...(术语)冬至之前夜也。幻住清规十一月冬至曰:其冬夜土地堂念诵。...(832~909)日本真言宗僧。敕谥“理源大师”。大和(奈良县)人。初随真雅、真然学密,后于南都修习三论、法相、华...位于浙江西天目山狮子岩之左。元顺帝至元十六年(1279),高峰原妙禅师来此建构禅丛,称师子院。延祐五年(1318),...【食因缘起】 p0882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二页云:三者、说有食因缘起。谓求诸谷,田种水缘,发生芽等。...(术语)梵语伽陀Gāthā,译言颂。颂有种种。...大乘菩萨有八万之威仪。八万是八万四千之略,是形容数量很多。...(物名)于僧堂各记自己之名,张于其席次者。...【九种加行】 p0092 瑜伽三十一卷六页云:云何名为白品所摄九种加行?一、相应加行。二、串习加行。三、无倒加行。...凡十卷。略称内典录。唐代律僧道宣(596~667)编。今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收录东汉至唐初译者二二○人,经典二四...【数习力】 累积多数习惯,谓之数习;由数习所成之力,称为数习力。又作串习力、习力。《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卷十...佛说出家功德经...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其实众生跟世界会相续,主要的是因为有业力的相续,才有这个所谓的果报的相续。业果相续,这个业指的是我们善恶的业...问: 弟子是学前班老师,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而且让不信佛的家长不误解为对其孩子进行宗教意识灌输? 大安法师...
诸位要知道持名,印光大师在文钞对「一心归命,通身靠倒」讲出一个明确的定义,什么叫一心归命?什么叫通身靠倒? ...(一)但念无常慎勿放逸 恭喜诸位!你们有福德因缘参加七天的佛七,于此功德已全部圆满结束。有如是因必感如是果,...念佛的方法,总的来说有四种。也就是持名,观像,观想,实相。这四种方法中,只有持名,含摄包括的根基最为普遍,做...
这个比喻要注意听,开悟的关键、常跟无常这个观念,这个就是关键。我用一个比喻:譬如我后面是一面大镜子,我们这个...
净土宗第十一代祖师省庵大师,对于净土的情怀他是这么表达:破舟救溺理无由,抵死须撑到岸头。等得篙师登陆后,更移...
我们总是在向外索求,从不想对外付出。修行正是要逆其道而行之,不停地想我能为别人做点什么?我能为环境做点什么?...
生即无生
【佛光大辞典】
上篇:生佛假名 | 下篇:生身 |
(杂名)七女经曰:七女告帝释曰:愿与我辈愿,帝释许诺。一女曰:我愿欲得无根无枝无叶树。...
清净身
冬夜
圣宝
狮子正宗禅寺
食因缘起
颂
八万威仪
坐牌
九种加行
大唐内典录
数习力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三界轮回的三大业因
如何对孩子进行佛学教育

一心归命,通身靠倒
妙莲老和尚《佛七圆满开示》
观想念佛要消除躁妄魔境

凡所有相,统统是实相

破舟救溺理无由,抵死须撑到岸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