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一卷。宋代智严、宝云共译。收于大正藏第十五册。内容记述持国、增长等四天王于每月六斋日,奉帝释天之命,从七曜二十八宿下四洲,巡行四天下,伺察众生之善恶以奏帝释。与长阿含经卷二十“四天王品”、起世经卷六“四天王品”之一部分内容相若。 p167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四烦恼】 又作四惑、四根本烦恼。即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在唯识宗的理论上,此为与第七末那识相应而起的四种...(经名)佛说义足经,二卷,吴支谦译。由十六小经而成,各经之终有义足偈,因名义足经。义足偈者,补足上说经义之意...(术语)佛之光明有色光心光二种。色光者照一切众生,心光者照仰信者。然此二者,非有差别,实为一体也。...梵语 mājsa-bhaksana-vinivrtta。即禁断肉食。依小乘律,比丘可食不见、不闻、不疑之三种净肉;然于梵网经、涅槃经...禅宗公案名。有僧问慈明:“如何是本来面目?”慈明答:“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表示一有语言文字,则去本来面目甚...又名入寂,即归于寂灭,入于寂灭。寂灭即是涅槃。...(界名)以热铁所造之地狱也。智度论十六曰:热铁地狱,纵横百由旬,驱打驰走,足皆燋然。...(故事)天台之佛陇有禅师,曰定光,智者顗禅师尝梦师以手招之。佛者,禅门悟道人之通称,又拟于古之锭光佛。祖庭事...于禅林从事作务劳役时,普请大众,上下合力,称为普请。今俗称出坡。据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载,此制于唐代即行于各...梵名 Mahāprajāpāramita?astra。凡一百卷。为印度龙树菩萨着,后秦鸠摩罗什译。又称大智度经论、摩诃般若释论、...(一)梵语 daksinā,巴利语 dakkhinā。又作达[贝*亲]、达亲、哒嚫、达儭、重嚫、供嚫、檀榇、大榇、嚫、达拏、特欹...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竹林精舍,与大苾刍众,而为说法。时舍利弗、大目乾连,前诣佛所,五体投地,礼佛足已,...闻如是:一时佛在拘夷那竭国如来三月当般涅槃与诸比丘及诸菩萨。 无央数众来诣佛所,稽首于地。世尊寂静默无所说,光...如是我闻:一时,佛住摩伽陀国波沙山(孤绝山也)过去诸佛常降魔处夏安居中,与舍利弗经行山顶,而说偈言: 「一心善谛...佛要我们修道人著惭愧衣,服惭愧药。惭和愧,确实我们要生起这个心。无量劫以来,我们由于贪欲才投到这个欲界。尤其...有的人认为: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一切要靠自己努力打拼;有的人则以为:凡事皆命运,半点不由人。这两种看法截然相...菩萨在这个时候,由观照众生的苦来发菩提心。所以菩萨的四弘誓愿,是从苦集灭道的四圣谛升华出来的。从苦谛,一切众...如果我们缺乏生命的意志,并且对生命价值没有正确的认识,那我们就会生活在烦恼中,常常觉得不知该何去何从。也许今...● 一坐坐了几千年 前边提到坐禅要有忍力,不怕苦二十一个钟头。你看古来那个窥基祖师,他的前生,你看他多苦,坐那...放生是指解救处于生命危险和恐惧之中的众生,使它们免遭杀戮的痛苦,乃至通过忏悔、皈依、发愿、回向等仪轨,使之与...常听说「宁在大庙睡觉,不在小庙办道」,也就是说个人修行不同于集体修行,在明师指导下修行和无师自修,更是大不相...这里得生,就是往生,能够往生四土,从四个土来判,因为我们要晓得,之所以能生到这些国土里边,他的门票是什么呢?...
四天王经
【佛光大辞典】
上篇:四天王法 | 下篇:四心 |
【清净静虑无色】 p0962 显扬二巻十页云:谓边际初静虑。依此引生一切胜德,及速疾神通。如初静虑清净之相,余静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