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禅林从事作务劳役时,普请大众,上下合力,称为普请。今俗称出坡。据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载,此制于唐代即行于各地,当收获蔓菁萝卜时,院中上座等尽出拣叶;如库头无柴时,院中僧等尽出担柴。盖此制原系倡导农禅,凡耕作摘茶等作务皆以普请为之。后世普请仅限于轻微劳动,如四月佛诞摘花、六月晒藏、晒荐,平时园中摘菜、溪边搬柴及节前寺舍扫除等,皆偶一为之而已。又建造房屋,亦称普请,以需多数人之协力劳作之故。[僧堂清规卷三普请法、大宋僧史略卷上、敕修百丈清规卷六普请条、景德传灯录卷七百丈怀海条、卷九沩山灵祐条、卷十二黄檗希运条、卷十七华严休静条、碧岩录第五则、联灯会要卷四、卷七、禅林象器笺丛轨门] p500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亦名:治依止法、置羯磨 子题:不知五法尽形依止 行事钞·僧网大纲篇:“(一、出过相)言依止者。若与比丘及以白衣...(名数)说法华经序品之六瑞也。是佛之神境通所现,故称曰神足。...(1610~1672)明末僧。江苏太仓人,俗姓王。字愿云(一作愿云)。幼即受佛法之薰陶。明亡后,依三昧剃度,不久即受...西藏名 Chos-mvon-pa theg-pa-chen-pohi mdo。又作阿毗达磨经(梵 Abhidharma-sūtra)、大乘阿毗达磨。本经之梵本...谓顺苦触所起身苦不平等受。受所摄。是名苦界。...佛乘宗要论曰:小乘的宗要,为超出世间的,则必先将一切世间之法打破。欲求打破,必先了知。了知矣,打破矣,而后可...(人名)受诸天诫修无言行之童子也。...【出世间定】 p0482 显扬二卷三页云:出世间初静虑者:谓先以如是行,如是状,如是相,作意,入初静虑根本。不以如...原属日本天台宗,后独立为圣观音宗。位于日本东京都台东区浅草公园。山号为金龙山,别称传法院,俗称浅草观音。依寺...为关于僧制、清规之典籍。现已不存。东晋僧道安颇重视戒律,遂令竺佛念、昙摩持、慧常等译出“十诵比丘戒本”、“比...亦名:畜长钵过限戒制开意、畜长钵戒制开意、长钵过限戒制开意 戒本疏·三十舍堕法:“(舍堕)第二十一畜长钵过限...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我们把整个佛法分成四个主题: 发心,正见,修行,证果。 发心、正见这两科是基本功,里面都没有牵涉到任何的行动,...佛陀成道后,在鹿野苑,初转法轮,为五比丘,说四圣谛法,即苦集灭道。这四个真实之道理,以世间法来说,我们烦恼生...「佛」,是觉悟的意思;也是指大彻大悟、自觉又能觉他、圆满彻底觉悟的圣者,尊称为「佛宝」。 在我们这个世界上,...
有的事情在二十年前,我完全没有发现自己有什么不对,二十年后愈想愈惭愧,愈忏悔。从前有一天,爸爸看病看得很累时...在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中,受苦受难的都是菩萨的化身,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当做教材,向人们示现这世界由于人心的贪...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声声佛号,绵长,深切,坚定,不知不觉中一股清凉漫过脸颊。公公临终前的...美国有个名叫亨利的身世不详的青年,他已经三十多岁了,却依然一事无成,整天只会坐在公署里唉声叹气。 有一天,他...问: 请问法师,往生的人都是阿弥陀佛亲自来接引吗? 大安法师答: 一般来说是这样的。但是如果你是专念观世音菩萨...
普请
【佛光大辞典】
上篇:纴婆树 | 下篇:普贤 |
因与缘。世间的一切事物,皆由因与缘的和合而生而有。因指主要的原因,缘指次要的助缘,例如稻谷,种子为因,泥土、...
依止羯磨
六般神足
晦山
阿毗达磨大乘经
苦界
小乘之宗要
无言童子
出世间定
浅草寺
僧尼轨范
畜钵过限戒制开意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发心和正见是所有修证的基础
对病者开示
圣严法师《信佛学法敬僧》

【推荐】忏悔一层又一层的不孝
圣严法师《他们都是菩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