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阿毗达磨辞典 > 正文
梵语 astadvīpa。南赡部等四大洲侧,各有二中洲附属之,共为八中洲。即:(一)南赡部洲之二中洲,遮末罗洲(梵 Cā...又作安镇国家不动法、国镇法、镇宅法。为密教之修法。此法乃为新宅初成时,祈求平安;或为镇护国家,祈祷康泰所修之...第一、心法,略有八种:一、眼识,二、耳识,三、鼻识,四、舌识,五、身识,六、意识,七、末那识,八、阿赖耶识。...【世义】 p0507 辩中边论中卷九页云:已说根义;世义云何?颂曰:因果已未用,是世义应知。论曰:应知因果已未受用...(术语)无实体也。南本涅槃经十二曰:有名无实即世谛。不真空论曰:以名求物,无当名之实。...指施主。即供养佛、法、僧三宝之施主、檀越。[虚堂和尚语录卷一](参阅“施主”3828) p1566...【数论外道】 p1334 成唯识论述记四卷十九页云:谓有外道,名劫比罗。古云:释毗罗。讹也。此云黄赤。鬓发面色,幷...【行蕴】 为五蕴之一。行是迁流、造作的意思蕴为聚集、类别的意思,《大乘五蕴论》曰:‘云何行蕴,谓除受、想,诸...(术语)佛之光明也。赞阿弥陀佛偈曰:佛光照耀最第一。...“所依”之对称。二法对待之时,自动之法称为“能”,被动之法称为“所”。能依他法而起作用者,称为能依。如草木依...(名数)有大小乘之别,小乘谓王宫所生之身为生身,戒定慧等之功德为法身(大乘义章十九),大乘谓理智冥合之真身为...僧伽吒经...撰集百缘经卷第一 菩萨授记品第一 (一)满贤婆罗门遥请佛缘 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林。时彼南方有一婆罗门,名曰满贤,...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第一种人,是为了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或是使家人开智慧得平安。此乃消灾祈福,解怨释结。 第二种人,是为了人间苦多...阿弥陀佛像赞 悲哉众生无所恃怙,孤露竛竮如逃逝子。 纵闻佛法依教修行,自力劣弱难破无明。 猗欤世尊慈悲心切,四...无始以来我们造了无数的业,逐一受报,什么时候才能成佛呢?成不了了。就是说,(如果说)业果不定的话,成无因果了...原文: 若一味说无相话以为高,则资性稍利者,看得两本经论,记得几则公案,即便能之,何足为难! 且汝既了彻自心,...问: 请问冤亲债主都是指已经去世的人吗? 体恒法师答: 中国人习惯上在遇到不顺利的事情时,特别是生活中无法解释...唯心识观是先远离对外境的执取,远离遍计执。我们讲遍计本空,思诸法如梦。其实外境没有好坏,好坏都是我们自己内心...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天女,她是一个忉利天的天女,她有一天早上跟很多天女要到一个花园里面去游玩,她走着走着在路当...修行人大忌,说人长短是非,乃至一切世事非干己者,口不可说,心不可思。但口说心思,便是昧了自己。若专炼心,常搜...
苦界
【阿毗达磨辞典】
谓顺苦触所起身苦不平等受。受所摄。是名苦界。
上篇:诳谓 | 下篇:匮 |
(名数)于前五通加漏尽智证通Āsravakṣaya-jāna之一。漏尽知证通者,三乘之极致,诸漏(即一切烦恼)断尽为无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