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Gunabharman。音译作求那跋摩。刘宋时之译经家。西域人。刘宋孝武帝大明六年(462),游荆州,寓止禅房寺。时因沙门玄畅之请,乃译出菩萨念佛三昧经六卷、无量门破魔陀罗尼经一卷,义词婉密。后游成都,栖止于大石寺(即阿育王塔),遂手作金刚密迹等十六神像。又居荆州数年,后不知所终。[出三藏记集卷二、开元释教录卷五、贞元释教录卷八、翻译名义集卷一] p156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多人行杀一切皆成杀生业道】 p0624 俱舍论十六卷十一页云:若有多人集为军众,欲杀怨敌,或猎兽等;于中随有...(术语)妄为虚妄不实之义,染为染污不净之义。以名一切生死之法。起信论曰:过恒沙等妄染之义。...1、经典以外所传授的佛法。 2、一切诸法,分为色法和心法二种,色法是指一切有形的物质,心法是指一切无形的精...云何假有?几是假有?为何义故观假有耶?谓待于名言此余根境是假有义,一切皆是假有,为舍执着,实有我故,观察假有...(故事)梵网经法藏疏一曰:又闻,西国诸小乘寺以宾头卢为上座,诸大乘寺以文殊师利为上座。支那寺院原以憍陈如或宾...(职位)沙门统之下役也。僧史略中曰:齐则以法上为昭玄统,法顺为沙门都,然都者虽总辖之名而降统一等也。...为密教金刚界五部之一,或胎藏界三部之一。为手持金刚杵以标帜如来智德之诸尊所组成之部。盖诸佛之智慧能摧破诸烦恼...因明用语。因明四宗之一。于因明对论中,立者(立论者)与敌者(问难者)为同宗派之人,立者所立之宗(命题)若为此...指一念即万年,万年即一念。乃表示舍离长短等相对概念之绝对语句。义同“一即一切”。谓在一念心中收摄万年之岁月而...【证无中边佛地平等】 p1439 佛地经论二卷四页云:证无中边佛地平等者:显示世尊,证真如相殊胜功德。谓真如相,无...即指僧人。髡,去发之意。佛教自教祖释迦牟尼自身开始,凡欲出家,皆须剃除须发,象征誓愿断除一切烦恼与习气等障难...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见是见解,人的社会背景不同,民族意识不同,思想观念不同,以及情识分别都不同,致使人的见解互异;很难确定别人的...问: 经典里经常讲的开悟、顿悟的悟是动词,悟的对象是什么?我们要悟什么? 大安法师答: 谈悟,无论是渐悟还是顿...
唐代相州(今河北邯郸)人源乾曜,在唐玄宗开元年间曾两度担任宰相。据说,其葬父之地是可出宰相的风水宝地,而这宝...佛陀被给孤独长者迎接到祇园精舍,这里的环境和风景优美得好比人间天上。园中有的是奇花异木,精舍建筑得又富丽堂皇...
在大乘佛法当中讲到了这个阿赖耶识缘起。这样的一个缘起法是非常微细、非常深入的探讨,不是凡夫、二乘所能了解的。...
这个净法的熏习,它的体性是无漏的,所以它跟阿赖耶识是不同的,它有趋向于法身跟解脱身的功德。如果是大乘,是万德...
无相、无住、无念是般若法门的三大要领。在性空、无所得理念的指导下,契入诸法实相。实相是无相的。如《金刚经》云...
一位医生来看我,他说世界上所有的宗教都教人为善,而依他行医数十年的经验观察所得,人心是越来越坏了。医生只能治...
功德直
【佛光大辞典】
上篇:功德使 | 下篇:功德品 |
三论宗形容修学佛所说之教法而产生谬解之情形。如小乘、权大乘等即是。三论宗嘉祥大师吉藏于三论玄义中,又称此一情...
多人行杀一切皆成杀生业道
妄染
心法
假有
小乘寺宾头卢为上座
沙门都
金刚部
先承禀宗
一念万年
证无中边佛地平等
髡人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文珠法师《正见与邪见》
我们要悟的是什么

宝地谁人有福得而居之
波斯匿王的皈依

你的每个起心动念,对生命都有重要的引导

所谓的顿悟,都是从因地栽培来的

无相、无住、无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