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禅林僧堂中圣僧龛之左右为出入板,由此而分前堂、后堂。前堂首座领前堂之大众,后堂首座领后堂之大众。头首、大众均从出入板往来。[敕修百丈清规卷五坐禅条、禅林象器笺卷一殿堂门] p155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非常尊贵特别的佛身。有二种: 一、修成尊特,即由修而成就的相好,这是报佛之相好; 二、性具尊特,即法性...【宿业过患】 p1022 瑜伽一卷十八页云:云何宿业过患?谓或父或母,不作不增长感子之业;或复俱无。或彼有情,不作...(杂名)屣之饰。四分律开宗记八本曰:阿罗梨,以鸟毛安华屣边也。梵Ararī。...【阿耨多罗】 秦云无上。大论云:如诸法中,涅槃无上;众生中,佛亦无上。地持经云:唯一丈夫,名无上士。大经...(名数)五明中之二:一、内明,佛所说大小乘之教法也。二、因明,古仙所说宗因喻三支之论理法也。...(譬喻)藏识之海也,称真如为如来藏识,真如随缘而起诸法,如海之波涛,故曰识海。楞伽经一曰:譬如巨海浪,斯由猛...【引发诸功德及能引发方便】 p0378 杂集论十四卷十一页云:云何引发如是功德?谓依止清净四静虑,若外道,若声闻,...亦名:问遮难 行事钞·受戒缘集篇:“正明对问。(一、示衣劝实)律直问十三难事,无有前缘。今时相传,前问衣钵,...五味交杂之禅。“一味禅”之对称。又称五禅、五类禅。乃相对祖师一味之禅,斥责五种交杂之如来禅之意。圭峰宗密于禅...又作四谛十六行相。指小乘声闻修行者入圣位见道之前,于四善根位(即暖、顶、忍、世第一法)观察四谛,因每谛各有四...(术语)无表色之异名。色法之中有无表色,由受戒所生。旧译为无作色或无教色。是虽属于色法,然如香味而无形质,故...(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有一个学僧道岫,虽然精于禅道的修持,但始终不能契悟,眼看比他晚入参禅学道的同参,不少人对禅都能有所体会,想想...
前面我们讲到庚六识大圆通,识大圆通它的重点就是,不管我们生命当中发生什么事情,你就观察你的心就可以了,因为心...
这个意根,我们从小到大可能都没有把它认真地对待过,有时候我们都对它无可奈何,它非常狡猾,非常有能耐,就像孙悟...问: 如何修学念佛法门才不至于走弯路? 大安法师答: 首先我们要了解念佛法门对我们的重要性,尤其对于末法的五浊...
后面这几个动作,我们说明一下,蕅益大师说是表法的。主要有三个动作值得我们注意: 第一个, 即从座起。 一般我们...
经典云:犯一个突吉罗小罪,如四天王的寿命五百岁的时间堕地狱中。 突吉罗的小罪,尚且获得此种果报,何况是犯重罪...【三力】 1.一、我功德力,即自身的修行;二、如来加持力,即如来的加持;三、法界力,即自心所具的佛性。2.慧...
除了外在有相的布施以外,奉献自己的能力或劳力帮助他人,也是一种布施。比如从事慈善事业,担任社会义工,利用一点...
出入板
【佛光大辞典】
上篇:冬斋 | 下篇:出入息 |
梵语 liksā。虮,即虱子卵,转用为长度单位,为隙尘之七倍。俱舍论卷十二(大二九·六二中):“积七牛毛尘为隙游...
尊特身
宿业过患
阿罗梨
阿耨多罗
二明
识海
引发诸功德及能引发方便
受具戒正问遮难
五味禅
声闻十六行
假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修禅要除去比较的心态

不管生命中发生什么,你观察你的心就可以了

念佛怎样摄住意根
如何修学念佛法门才不至于走弯路

为什么这三个动作值得我们注意

观身罪重故,不敢不生净土
佛学常见辞汇(三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