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一卷十八页云:云何宿业过患?谓或父或母,不作不增长感子之业;或复俱无。或彼有情,不作不增长感父母业。或彼父母,作及增长感余子业。或彼有情,作及增长感余父母业;或感大宗叶业;或感非大宗叶业。如是等类,宿业过患应知。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语)行脚僧身负之包裹也。陆游诗曰:打包僧趁寺楼钟。...【法思胜解忍】 p0763 瑜伽四十二卷十一页云:云何菩萨法思胜解忍?谓诸菩萨、于一切法,能正思择。由善观察胜...【种种界智】 p1260 瑜伽八十三卷六页云:若能了知十八界者;名非一界智。了知彼界种种品类;名种种界智。通达了知...所有有三,谓贪、瞋、癡。由依止贪瞋癡故,积畜财物有怖有怨,多住散乱故名所有,由多积集所有资具恒与怖等共相应故...(经名)十卷,隋达摩笈多等译。与长阿含经中起世经,佛说楼炭经,起世经同本。品次稍异。说世界之形状者。...【七地断障证真】 十地中远行地的菩萨,加修一切菩提分法,悟空、无相、无愿三昧,即断细相现行(于一切法执有缘生...亦名:僧集约界、僧集差别、界有二种、二种界 子题:作法界三种、三种作法界、自然界四别、四种自然界、聚落有二种...【所生支】 p0737 成唯识论八卷九页云:四、所生支。谓生老死。是爱取有近所生故。谓从中有至本有中,未衰变来...禅林用语。与“二无两般”相对称。“一”表绝对、一味平等之理;“多”表差别、多种之诸相。整句义为“平等即差别”...子题:十善四弘劫初便有、世善、戒善、轮王、梵王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故萨婆多云,三归五戒,乃至别脱;由佛出...唐代僧。籍贯、世寿均不详。资性明敏,师事玄奘三藏于慈恩寺,精苦恪勤,闻少证多,玄奘默许之。人称大乘光。自贞观...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
有些人自力的禅得不到利益,同时净土仰靠阿弥陀佛慈悲愿力带业往生他也靠不上,两头都靠不上。两头靠不上,那就什么...
再看欻然,就是起火的助缘。当我们人寿越来越少,进入五浊恶世的时候,虽然我们五蕴含藏了烦恼业力,但是总有人去把...
人食五谷杂粮焉有不生病之理?人病了,经过医治之后,可能会康复,也可能会一病不起。病虽然给人带来了很多痛苦,但...世尊在王舍城竹园精舍时,国内有一辅相虽然非常富足,但因没有子嗣而深感遗憾。有一天,恒河边举行摩尼跋罗天的祭祀...
不一定用很多佛教本身的名词,我们用通俗的话来说,首先要注意你的注意力是往外跑还是往内收,注意力是我们本自具足...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在日常生活中,无论他人对我们是何种态度,都不要拉长了面容,虽然受了一肚子...
众生浊,三缘和合(父缘、母缘、自己的业缘)为体,色心陋劣为相。大家都是因为父、母、自己的业缘结合在一起,所以...他是一家上市公司的老总,腰缠万贯。他很久没有坐过公共汽车了,有一天,他突发奇想,想体验一下普通百姓的生活。他...
宿业过患
【法相辞典】
【宿业过患】 p1022
上篇:寂静不寂静苦 | 下篇:宿住随念智 |
指瑜伽师地论卷八所载之十种邪见。即:(一)萨迦耶见,意译身见。谓于五蕴法上妄生执取,计我(于五蕴法中,强立主宰...
打包
法思胜解忍
种种界智
所有
起世因本经
七地断障证真
羯磨十缘第四僧集约界
所生支
一有多种
归戒功胜
普光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不生净土,身后便是地狱

攀缘心是怎么生起的

体悟病的价值
恒伽达利他得安乐

不是境缘困住了你,而是心被迷了

要如何化解情绪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