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代营造宫室时,概以北方吉相而高,南方较低,故北方之山为主山,南方之山则称案山;由此,寺院以后山(即北方之山)称为主山。又有以“主山、案山”代表主客之关系。于禅林中,乃以“主山骑案山”一语,表示主客一如之境界。又以“主山高,案山低”一语,表示主客之差别世界(现象界之差别世界)皆含真如不变之理。[虚堂录卷一、槐安国语卷一] p153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那罗】 翻上伎戏。...(术语)真言宗十住心之第九。华严经所说圆融法界之理也。真如无自性,故缘起为万法。所起之万法,亦如真如之性无自...凡四卷。全称圆满本光国师见桃录。又作本光国师语录、灵云见桃录。日本临济宗僧大休宗休(1468~1549)撰。收于大正...(杂语)朝野佥载曰:崔泰之哭李峤诗曰:魂随司命鬼,魄逐见阎王。五灯会元曰:净昙偈曰:五十六年成话欛,今朝死去...梵名 Vimalakīrti。音译毗摩罗诘利帝。又作毗摩罗诘、维摩诘、无垢称、净名、灭垢鸣。为佛陀之在家弟子,乃中印度...亦名:从僧乞法五仪 资持记·释足数篇:“律中凡从僧乞法,并列五仪云,应至僧中,偏露右肩、脱屣、礼僧足、右膝着...拘尸那拉城,是释尊入灭的地方。...【灭谛】 p1211 瑜伽六十四卷十页云:云何灭谛?所谓一切烦恼永断。又此永断、由八种相,如前应知。此中爱尽离欲者...(经名)法华经品名。在第八卷,说药王菩萨及四天王十罗刹女等各拥护持经者之神咒。...全一卷。译者佚名。又作自化作苦经、佛为阿支罗迦叶自化作苦经。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内容为阿支罗迦叶问佛陀“...梵名 Uttara-kuru,巴利语同。又作北拘卢洲、北洲、北单越、郁单越、北郁单越、郁多罗究留、嗢怛罗句嚧。意译胜处、...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一家公司的老板正在气头上,他对公司经理大声呵斥。 经理回到家对妻子大声呵斥,说她太浪费了,因为他看到餐桌上的...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欢喜或满腹烦恼,需看过去是否和对方结了好缘。有所付出,彼此互相关怀、互相照顾,即是好因缘。...
第二个很重要,保护你的善根。这个地方有些时候要暂时的停止。看第四段,第四段很重要。 四、暂止息力于中若身心疲...
宜各勤精进,努力自求之。必得超绝去,往生安乐国。横截五恶道,恶道自然闭。升道无穷极,易往而无人。其国不逆违,...有时候表面上看是做好事没好报,做坏事反而好处多多,可是实际上这里面有个民间流传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北宋年间...
问: 《无量寿经》十八愿说的至心信乐,标准是什么?不能至心就不能往生吗? 宏海法师答: 对的,假如不能至心,就...
战国时候,各国之间争战不停,国与国之间也常订定各种盟约,当时常会将太子交给对方做人质,以表示能够信守盟约。魏...
一个清净的比丘跟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在乡间的小路走的时候,尚且不踏生草,作为一个生草它虽然没有生命,但是它却充...
主山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主人公 | 下篇:主中主 |
【灭法智】 观三界之四谛而发的十六心‘八智八忍’之一。即缘欲界之灭谛所得之无漏智;亦即照了欲界灭谛之解脱道智...
那罗
极无自性心
见桃录
见阎王
维摩
乞法五仪
拘尸那
灭谛
陀罗尼品
佛为阿支罗迦叶说经
北俱卢洲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用宽容和爱心去化解怨恨
佛陀与阿难的往昔因缘

不要把修行修到内心产生严重的反弹

浊乱恶世成就易往却非易
做好事没得好报?

不能至心就不能往生吗

谣言止于智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