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用语。指人人本具之佛性。无门关第十二则(大四八·二九四中):“瑞岩彦和尚每日自唤主人公,复自应诺。” p153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譬喻)以青莲华譬目之净也。维摩经佛国品曰:目净修广如青莲。肇注曰:天竺有青莲华,其叶修而广,青白分明有大人...(经名)具名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八卷,唐般若等译。本论之注述如下: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浅注悬示一卷,来舟述。大乘本...【正行加行】 p0503 瑜伽三十五卷十四页云:正行加行者,谓于日夜能自成熟佛法加行及于众生。随能随力,依前所说意...(术语)呈于外而无所隐也。涅槃经五曰:如秋满月处空显露,清净无翳,人皆睹见。如来之言亦复如是,开发显露,清净...(书名)十二卷,宋台堪着。解行事钞,与资持记所见异,遂别成一家者。...【戒学】 为获得圣果而须勤修的三学之一,又作增上慧学。乃学佛者所必修。戒可修善,并防止身、口、意所作之恶业。...【暂时灭】 p1340 显扬八卷四页云:暂时灭者:于已成熟已解脱有情,诸佛如来,暂时示现入般涅槃;非是究竟。...(人名)竺昙摩罗刹Dharmarakṣa,竺姓,名昙摩罗察,译曰法护。月氏国人,译正法华者。高僧传一曰:晋长安竺昙摩罗...指东晋佛驮跋陀罗所译之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凡六十卷,三十四品,今收于大正藏第九册。其后,唐武后证圣元...(植物)智首之四分律疏九曰:呵梨陀者,翻云黄姜,今律文胡汉并彰,故曰也。梵Haridrā。...【不律仪名之差别】 p0339 俱舍论十四卷七页云:如前所说住不律仪,此不律仪名差别者,颂曰:恶行、恶戒、业、业道...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
一个生活充满苦恼的问题人去拜访一个智者,一见面就迫不及待地问了好多问题。 智者说:你的问题太小了,我看不见,...
妄想起时,只一个不理,便不会妄上生妄。譬如小人撒赖,若主人不理,彼即无势可乘。若用刚法抵制,彼亦以刚法从事。...问: 如何快速地对阿弥陀佛产生坚固的信心,内心深处潜意识对阿弥陀佛不再有一丝一毫的怀疑?在凡夫位,能够完全断...人生路漫长而短暂,只有懂得人生活着的意义才可留驻生活所赋予你的瞬间永恒. 01.每天告诉自己一次,『我真的很不错...
【若能志心归敬及瞻礼赞叹。香华衣服。种种珍宝。或复饮食。如是奉事者。未来百千万亿劫中。常在诸天。受胜妙乐。若...
【三者。复有一类。虽欲修定。而颠倒见。妄执吉凶。身心刚强。】 第三种,还有一类的,想要修定,而颠倒见,妄执吉...汝侄之不知努力做人,乃从小失教所致。小时失教,大了便难成器。汝际遇如是,但当仰念汝父母,汝兄之故,勿生烦恼,...
菩提,是觉、佛果的意思,即无上正等正觉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谓。心是能发之愿心。菩提心即是众生在生死轮转当中...
主人公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丘就却 | 下篇:主山 |
比丘若触犯淫、盗、杀、妄之四波罗夷罪(梵 catvārah pārājika dharmāh)则不得忏悔,必被逐出僧团,永弃于佛门...
华目
本生心地观经
正行加行
显露
行事会正记
戒学
暂时灭
竺昙摩罗
六十华严
呵梨陀姜
不律仪名之差别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一切问题本来就不存在

如何对治妄想和外界干扰
如何快速对阿弥陀佛产生坚定不移的信心
值得珍藏一辈子的话

如是奉事者,未来常在诸天受胜妙乐

妄谈风水吉凶祸福,这都是颠倒知见
幼时就应当教育少儿因果报应之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