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十四卷七页云:如前所说住不律仪,此不律仪名差别者,颂曰:恶行、恶戒、业、业道、不律仪。论曰:此恶行等五种异名,是不律仪名之差别。是诸智者所诃厌故,果非爱故;立恶行名。障净尸罗,故名恶戒。身语所造,故名为业。根本所摄,故名业道。不禁身语名不律仪,然业道名,唯目初念。通初后位,立余四名。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名数)即生法二身,名异义同也。大乘义章十九曰:自德名真,随化所现,说以为应,真则是其法门之身,应则是其共世...又作长老、老宿、耆宿。即年老德高,道行深湛之老者。集异门足论卷四,谓有生年之尊长耆旧,称为生年上座。毗尼母经...(人名)日本人。尝入唐,于福州开元寺就般若多罗三藏习梵学,上天台山研台宗之章疏,入长安遇青龙寺传教和尚,长生...(地名)亦云鹤林。如来出世,说法利生,化缘事讫,于娑罗双树间,二月十五日入涅槃,双树皆悉变白,犹如鹤色,故名...(流派)为依学十地论之宗,故名。此论谈六相圆融,明一乘佛性,虽同华严,而立三祇成佛,不许一念成佛是故非圆教也...亦名:归依法即归依断欲无欲灭谛涅槃 子题:尽处、尽谛、自身尽处、他身尽处、断欲、无欲、灭谛、集因、苦果、正道...指属于欲界之禅定。又称欲定。关于欲界是否有定,有种种议论。或以欲界无禅定,唯有散心,故所谓欲界定,系指未至定...(术语)施行之大者,于孤独贫穷之人,施与以物。谓之施行。...【第一有中所有诸智皆俗智摄】 p0970 瑜伽六十九卷十七页云:第一有中所有诸智、皆俗智摄。何以故?彼处作意、与出...(术语)又曰较量。校较虽通,而以校为本。广韵曰:较,又古孝切,音教,与校通,比较也。比量物之多少曰校量。...指十一面观音之真言,有大、小二咒。大咒为:根本陀罗尼 唵娜罗娜罗 地哩地哩 度噜度噜 壹知嚩知者隶者隶 钵罗者隶...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忏罪。我们每位道友,包括我也是这样的认识,因为佛的教导假使经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 一作...甲、论因果之理 ● 因果一法,为佛教入门之初步,亦为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要图。【书二】十 ●...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古往今来,代代相传。这亦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睿智。尊重师长,意在...在一个念佛堂讲课,一个居士向师父诉苦:丈夫生意忙,天天在外应酬,晚上酒场多,十二点前很少回家,回来也是酩酊大...问: 末法时期善知识很重要,该怎样选择呢? 大安法师答: 末法时期善知识的重要性,就在于给你建立正信、正知、正...
问: 听说经典、佛像不可以烧,请问已旧或者已损坏的佛像跟经书怎么处理? 天因法师答: 旧的经本没有损坏很严重,...过去,在罗阅只国外五百里处有一座山,山中住着一户人家,男女老少共有一百二十二人。他们以打猎为生,过着穿皮吃肉...
佛教非常主张广结善缘,但是怎样才能广结善缘呢?其实布施就是最好的结缘,你布施多了,这个缘自然地就会越结越多。...
不律仪名之差别
【法相辞典】
【不律仪名之差别】 p0339
上篇:不希求未来诸欲 | 下篇:不律仪由二因得 |
(杂语)诸佛常以莲华为座床者,盖取莲华藏世界之义。莲华藏世界者,报身佛之净土也。又智度论八曰:以莲华软净,欲...
真应二身
耆旧
圆珍
鹤树
地论宗
归依法即归依自他尽处
欲界定
大施行
第一有中所有诸智皆俗智摄
校量
十一面真言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忏悔达到这个境界才是真忏悔
印光大师嘉言录--告注重因果

尊重师长为何如此重要
乖,听话
末法时期如何选择善知识

损坏的佛像跟经书怎么处理
慈心不杀 世世无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