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东晋佛驮跋陀罗所译之华严经。全名大方广佛华严经。凡六十卷,三十四品,今收于大正藏第九册。其后,唐武后证圣元年(695),实叉难陀自于阗赍来梵本,并翻译,共八十卷,三十九品,今收于大正藏第十册。为区别两译本,前者又称六十华严、旧华严、晋经,后者则称八十华严、新华严、唐经。其内容均谓佛以其因行之果德,开显重重无尽事事无碍之妙旨。(参阅“大方广佛华严经”758) p125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唐代天台宗僧。为我国天台宗第七祖(一说九祖)。长安人,俗姓王。早岁仕宦,官至监察御史,后出家,二十四岁受具足...(术语)谓弥陀四十八愿中,第十九,第二十方便之愿所誓要门,真门,行者之行与信也。第十九愿要门之行曰:修诸功德...梵名 Haimavata。音译醯摩跋多。又称雪山住部、上座弟子部、根本上座部、先上座部、本上座部。为小乘二十部之一。约...(1238~1295)南宋临济宗僧。江苏吴江人,俗姓徐。号高峰。十五岁剃发,十七岁受业于嘉禾密印寺法住。初习天台,转...【五盖体有七种】 p0278 大毗婆沙论四十八卷十三页云:问:盖名有五,体有几耶?答:体有七种。谓贪欲盖,名体俱一...子题:外凡僧、内凡僧、圣僧、第一义僧、见谛白衣同入僧海 羯磨疏·立章悬判:“所谓羯磨,略为四门:一、教兴本意...又作托事观、历事观。为天台宗止观义例所说三种观心法之一。即假托事义以成修观。如观王舍城之王为心王,舍为五阴,...亦名:选择依止、择师依止 子题:成就四法名为持律、持律 行事钞·师资相摄篇:“摩得伽云,凡欲依止人者,当好量宜...(仪式)绕右旋而敬礼,即右绕三匝也。法会之行道式本此。贤愚因缘经九曰:须达遥见世尊,犹如金山。(中略)睹之心...清代僧。号六舟,又号秋楫、南屏退叟、小绿天庵僧。居于海宁白马寺。擅长翰墨,行脚半天下,精于鉴定古器碑版之类,...(术语)出离有为迷界之道。与菩提道同。毗婆沙论曰:转世间道,入出世间道,但乐敬佛,得功德处,得六波罗蜜果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娑竭罗龙宫,与八千大比丘众、三万二千菩萨摩诃萨俱。 尔时世尊告龙王言:「一切众生心想异故,造...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
不学佛之前,都是散乱、黑暗、狂躁的心,在里面加入佛号,就有转化的功能。一句佛号就能收摄散乱的心,让它逐步有序...
勿登山而网禽鸟, 就是不要登到山上去捕猎那些禽鸟,这禽鸟就是羽族了。那羽族虽然很多,但是它的业力是不一样的。...
人生的需求可以分为物质与精神两个层面,二者必须兼顾调和,生命才会踏实。物质能让我们走上舒适的生活,但也有可能...玄奘大师幼年时就聪慧好学,而且家学渊源,少年出家后更是勤奋用功,十三岁就能登座于大众前覆讲经论。在博览各家宗...
我们在家居士为了生活,还得有个生活手段,所以每天要上班,各自不同的职业,维持家庭生活。回家还有很多家务,大部...有一位雕刻家,小时候是个很好看的人,他一天天长大了,发现自己的相貌越来越不好,变得很丑,脸部严重变形,一条一...
我们一定要爱惜五谷粮食,不能浪费,浪费粮食就是暴殄天物,是最损福报的。即便你是亿万富翁,也没有资格去浪费粮食...
原文: 不但此也,即绝无信愿,绝不修持,知有弥陀圣号,亦为不可思议善根。何以故?以由知故,遇境逢缘,便能提起...
六十华严
【佛光大辞典】
上篇:六十四眼 | 下篇:六凡 |
戒本疏·总辨广略二教:“定相中。(一、列示四略)略教有四:初彰过门,略如诃欲中如火如刀等。二、止观门,略如劝...
道邃
方便行信
雪山部
原妙
五盖体有七种
羯磨教兴本意
托事观
依止师当选择
围绕
达受
出世间道
【大藏经】佛说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推荐】一句佛号就能收摄散乱的心

勿登山而网禽鸟

精神生活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
玄奘大师

在家如何修行才最高效
治疗面貌变丑的毛病

一饮一啄来之不易,从点滴处节俭惜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