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本疏·总辨广略二教:“定相中。(一、列示四略)略教有四:初彰过门,略如诃欲中如火如刀等。二、止观门,略如劝修舍三善三毒等。三、调伏门,略如下略偈,止唯三业。四、发行门,略如经律中诸恶莫作;阿含经解,止在三学。(二、总判通局)上明四略,义通道俗。约教被人,第三略中,教设在道。取其行方,理通于俗,亦不可怪。如初篇戒,过体则通;取其声教,两分其位。各有理也。”行宗记释云:“定相,明略中,初科,四略,前二举广,反释。诃欲,文见淫戒。劝修亦初戒缘,云当于如来清净法中于欲无欲等。修舍即是止观;止谓舍恶,对下三毒;观即修行,对下三善。后二引略顺释。三、指释迦佛偈,四、即迦叶佛偈。阿含解者,彼云,诸恶莫作,净戒具足清白之行戒学;众善奉行,心意清净心净定学;自净其意,除邪颠倒,是诸佛教,去愚惑想除倒去愚,即慧学。总判中,初示四门俱通。约下,简第三通局。初明教局。本被道众。取下,次明行通。由无罪聚,同十业故。方,法也。如下,引例。过通教局,义无异故。五八俗教,篇聚道教,故云两分。如前二判,义无去取,故云各有理也。”(戒疏记卷二·五四·六)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对一切境界生起分别执著的心。...【说法应先标后释】 p1285 瑜伽一百卷十页云:若有诸法、应为他说;要以余门、先总标举;复以余门、后别解释。若如...【八缘起十五种变异】 p0084 显扬十四卷十四页云:又此十五种变异,由与八缘相应。八缘者:一、积时贮畜。二、他所...【相粗重缚有十四种】 p0839 瑜伽七十五卷八页云:复次相粗重缚,当知差别有十四种。一、根缚。二、境缚。三、...(传说)舍卫国王波斯匿夜梦十事。...(名数)法华经为出世本怀之经,故说先现六种之祥瑞,以为开经之由序缘起,谓之法华六瑞序:一说法瑞,先说无量义经...(异类)Kumbhāṇḍaka,即鸠槃荼。...凡二卷。北宋四明知礼(959~1028)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六册。乃注释湛然之十不二门,为后世天台正统教义之重要典...【无瞋与不害差别】 p1085 成唯识论六卷五页云:谓卽无瞋、于无情所,不为损恼,假名不害。无瞋、翻对断物命瞋。不...(术语)待者待对也,对于相对而言。止观三曰:无可待对,独一法界,故名绝待止观。...梵语 dharma-kāya,巴利语 dhamma-kāya。指佛所说之正法、佛所得之无漏法,及佛之自性真如如来藏。二身之一,三身...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龙藏本)...
到了老了,你看人的一生,你想想,是毫无意义的。几岁懵懵懂懂什么都不了解,前三年离不开母亲,自己生活不能料理,...
居士子!如西方者,如是夫观妻子,夫当以五事爱敬供给妻子。云何为五?一者,怜念妻子;二者,不轻慢;三者,为作璎...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矣。 《论语》 一个君子为学之道是非常有...问: 老年行者上老下少,尘缘基本已了,安心念佛,切愿往生为人生皆大欢喜,那么随着佛法的兴盛,现在很多中青年学...1、勤劳不一定能致富。 我们经常见闻勤劳可以致富的宣传标语。事实上,勤劳只是致富的助缘,勤劳本身并不能致富。如...
未开悟的人,举心、动念就是妄想;开悟以后,举心、动念皆是真如。一个妄想,一个真如,究竟是同是别?要问你们一下...
2009年11月最后一个周末,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莫克小镇,一场隆重的葬礼正在举行。从四面八方自发而来的人们排成了...
明心见性的人,他们的心境是什么?古来大德有几种形容,你把它体会看看。明心见性大彻大悟人的心境:生擒活捉不费吹...
略教相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略教偈 | 下篇:略教结犯 |
凡二卷。清代钱伊庵编,道光十五年(1835)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一四册。伊庵以禅源、彻参、调习、入圣、利人、显喻...
染著
说法应先标后释
八缘起十五种变异
相粗重缚有十四种
国王十种梦
六瑞
瓮形
十不二门指要钞
无瞋与不害差别
绝待
法身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人生的老病死非常无奈

《善生经》中的夫妇之道

衣食之中无道心
在家的净业修行人,应把握哪种心态
广行财布施才能赚取财富

破了本参,还有没有妄想

爱的眼睛都能看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