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心神死灭与否之言论,即佛教徒与反佛教徒之间,有关心神灵魂死灭与否之论争。盛行于南北朝时代。昔东晋慧远作沙门不敬王者论中,有“形尽神不灭”之说。牟子之理惑论亦有“魂神固不灭”一语,表示其心神不灭之主张。至刘宋初年,慧远之门人宗炳(375~443)著「明佛论”,阐论精神不灭,然治城之慧琳作“白黑论”,以论难心神不灭之说,遂因而牵引出一段返往论争,历南齐而不衰,其中最著名者为范缜作“神灭论”所引起之激烈论战。此外,与学者间有关神灭不灭激烈论争之同时,民间则颇为流行有关鬼神故事等之传说,且有收集编纂此类传说之专书,如晋代干宝之搜神记、陶渊明之搜神录、刘宋临川王义庆之宣验记、幽明录,及太原王延秀之感应传等。[弘明集卷二、卷三、卷四、卷五、广弘明集卷二十二、支那に于ける佛教と儒教道教(常盘大定)、支那儒佛道三教史论(久保田量远)、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汤用彤)](参阅“神灭不灭论争”4257) p1408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那伽】 此云龙。别行疏云:龙有四种:一守天宫殿,持令不落。人间屋上,作龙像之尔。二兴云致雨,益人间者。...指大人八种教法。又作大人八念、八大人念、八生法。乃声闻、缘觉、菩萨等圣者(大人)为入菩提道所觉知思念之八种教...(杂语)譬数量之多,以碎物为微尘,其数多也。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大千界微尘数菩萨。...【我有边死后有想论】 p0650 大毗婆沙论二百卷二页云:执我有边死后有想论者:若执色为我;彼所执我,体有分限...(物名)Pattra叶。但传说贝者叶之义,多罗(Tāla)树之叶,谓之贝多罗,三藏之经典皆记之。多罗树之形如棕榈,叶...亦名:袈裟反着 子题:反着衣、倒着衣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五分律云,比丘 反着衣 入村,人见不喜,诃云与不割截...即解释名目之意义。古来注释家以释名、出体、义相等同为解释上之一科目。智顗于经典之解释立五重玄义,其第一即为释...【心清净十相】 p0354 瑜伽七十四卷十七页云:云何心清净十相?一、怜爱心而行惠施。谓任自性,于诸有情。二、珍宝...亦名:张口待饭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居士设供。比丘食未至,先张口。居士讥言,不惭无厌,如猪...谓一道清净无为之心。又作如实一道心、如实知自心、空性无境心、一如本净心。即远离各种造作、有为无为等各种别执,...1、指三宝中的法宝。 2、三法印。 3、指诸佛菩萨种种的印契。...(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净土十疑论...
无论小乘或大乘佛法,都是以苦谛为根本, 如佛经里面讲,要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修行学佛必须了解人生是苦,假使没...
除了夫归之间的男女关系,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所承认的男女关系,均称为邪淫。 《圆觉经》中说:若诸世界,...
美国度轮老法师(宣化上人)弟子恒某师、恒某师,来承天寺参拜老和尚,是日傍晚,老和尚与两位客僧在佛殿旁纳凉,老和...
【经文】 次观大势至菩萨。此菩萨身量大小,亦如观世音。圆光面各百二十五由旬,照二百五十由旬。举身光明,照十方...
佛说孔雀虽有色严身,不如鸿鹄(鸿鹄)能远飞。 白衣虽有(虽有)富贵力,不如出家(出家)功德胜。 最胜之儿出家真...常听有人抱怨:哎,活得真累!一个人最大的劳累莫过于心累。心累,凡事看不开,就会导致肌体内各器官调节作用的失衡...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信佛,对佛学感兴趣,也愿意学佛。但不知道大家想过没有,你学佛究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每个人...
修行既要有好的大环境作保证,如安定的社会和清净的道场,也要有好的小环境作保证,小环境就是我们自身。在修行的时...
心灭不灭论
【佛光大辞典】
上篇:心业功德 | 下篇:心猿意马 |
【集类忍】 谓观欲界集谛之后,复观上二界集谛,生无漏法忍,是欲界集法忍之流类,是名集类忍。...
那伽
八大人觉
微尘数
我有边死后有想论
贝多罗
三衣反倒着
释名
心清净十相
大张口待食戒缘起
一道无为心
宝印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注音版】净土十疑论

知苦才能离苦

五戒之邪淫戒

令师神通超人,平时是否教你们神通

《观无量寿佛经》第十一观:势至观

都说出家好,怎么个好法
心累之人

学佛的目的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