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七十四卷十七页云:云何心清净十相?一、怜爱心而行惠施。谓任自性,于诸有情。二、珍宝心而行惠施。谓于施所。三、平等心而行惠施。谓于怨亲及中庸所。四、调伏垢心而行惠施。谓于悭垢及蓄积垢。当知不施于他,名为悭垢。自不受用,名蓄积垢。五、欣乐心而行惠施。谓由七相。一、于未来求者,发喜乐心故。二、于已来求者,初见便生净信心故。三、于正施时,生悦豫心故。四、生静定心故。五、生无足心故。六、生不恼害意趣心故。七、施已无追悔心故。六、忍辱心而行惠施。谓于求者强遮障中,能堪忍故;及无厌倦故。七、以慈心而行惠施。谓于恼害者。八、以悲心而行惠施。谓于有苦者。九、以喜心而行惠施。谓于有功德者。十、以舍心而行惠施。谓于亲友所。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行事)会僧而施斋食,故名斋会。佛祖统记三十七曰:陈文帝天嘉四年,帝于太极殿设无遮大会。又曰:后主至德二年,...(术语)对于总愿之语。如四弘誓愿为诸菩萨之通愿,故曰总愿,如阿弥陀四十八愿,药师十二愿为各自特殊之誓愿,故曰...指弥勒菩萨成道之际,出现于阎浮提之四处宝藏。又称四大藏、四伏藏、四珍之藏。即:(一)北印度犍驮逻国(梵 Gandhā...由浅入深的教法,如先说小乘然后才说大乘是。...五相具备而成就佛身的观法。菩提心论说:一是通达心,二是菩提心,三是金刚心,四是金刚身,五是证得无上菩提获金刚...【无炽然】 p1056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二页云:无炽然者:谓清净故。 二解 瑜伽九十卷十三页云:八圣支道,能令烦恼得...(杂语)猊者狻猊,即狮子之属。狮子座为佛菩萨等所坐之座床,后世转于尊称一宗硕德用之,今于各宗管长之尊称用之,...Sanleijing 佛教术语。识所变现的性境、独影境、带质境三类的总称,是唐玄奘针对当时印度唯识学说有关见分、相...三种羯磨法之一。又作对手、对首忏、对首忏悔。首,即面。自原始佛教至部派佛教时代,僧团于每月二回之布萨会或雨安...即西方阿弥陀佛之异名。为密教五佛之一。密号清净金刚。其身赤色,住于三摩地印,三昧耶形为莲花。其四方有四菩萨,...【四天王天】 p0438 佛地经论五卷十八页云:四天王天、谓妙高山第四层级四面各住。...(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在《大佛顶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中,大势至菩萨谈自己的修证方法忆佛念佛,追溯到了非常久远的时代,说明念佛法门的...净土法门大意 今日在本寺演讲,适值念佛会期。故为说修净土宗者应注意的几项。 修净土宗者,第一须发大菩提心。无量...
一天早晨,一个农人挑了一担菜进城去卖,在街上,农人拾到一叠钱,他点了一下,共有15张。 回家后,农人把15张钱交...
【经文】 上品下生者,亦信因果,不谤大乘。但发无上道心,以此功德,回向愿求生极乐国。行者命欲终时,阿弥陀佛及...
诸位有缘,大家吉祥。曾经在浙江有一户周姓的人家,他的夫人姓罗,罗夫人有一次,梦里边游到鼎湖峰,这么一个山上,...信佛教就是为了成佛,而成佛的好处多:一是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再不疑惑,具足智慧而万德庄严。二是真正达到不...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污辱垢秽要茹纳得; 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持身清高固然是好事,然而过犹不...
六重戒、二十八轻戒(亦称在家菩萨戒,凡受菩萨戒,须半月诵此戒本一次,女居士诵时,将文中优婆塞改为优婆夷。) ...
心清净十相
【法相辞典】
【心清净十相】 p0354
上篇:心性本净论 | 下篇:心所有六位 |
【出家在家均有圣种】 p0483 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一卷八页云:出家者,有四圣种,在家者亦有四圣种。然出家者,二因...
斋会
别愿
四大宝藏
渐教
五相成身
无炽然
猊下
三类境
对首
观自在王如来
四天王天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阿弥陀佛也是古佛应化
弘一大师《净土法门》

【推荐】天赐养老钱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上品下生

唐代高僧少康大师
为什么要信仰佛教

持身不可太皎洁,处世不可太分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