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浅入深的教法,如先说小乘然后才说大乘是。
佛教词典 > 佛学常见辞汇 > 正文
【悉昙章】 西域悉昙章本,是婆罗贺磨天所作。自古迄今,更无异书。但点画之间,微有不同。悉昙,此云成就所生...(术语)七羯磨之治罚法,谓之七治。行事钞上二曰:此七治法,实为良药,持于正法谪罚恶人,佛法再兴福流长世。...奢摩他者,谓于内摄心令住、等住、安住、近住,调顺寂静最极寂静,专注一趣平等摄持,如是九行令心安住,是奢摩他,...梵语 anityāh sarva-sajskārāh。谓世间一切现象与万物经常转变不息。此系佛法之根本大纲。与诸法无我、涅槃寂静...梵名 Vīrasena,巴利名同。鞞罗羡那之略称。意译为勇军。据出家功德经载,鞞罗羡闻佛之预言而知将于七日后死,彼六...梵语 vaipulya。又作鞞佛略、裴佛略、毗富罗。意为方广、广大、广博、广破、广解、广普、无比等。又称大方广、大方...(34~156)东汉五斗米道(天师道)之创建者。又称张道陵。沛国丰(江苏丰县)人。曾入太学,通达五经,任巴郡江州...乌昙婆罗,梵语 udumbara,巴利语同。又作优昙跋罗花、邬昙钵罗花、郁昙钵花。意译为瑞应花、灵瑞花。学名 Ficus g...(人名)中印度憍萨罗国舍卫城之豪商。性慈善,好施孤独,故得此名。在王舍城听释迦说法,深归依之,请至其国,购太...【招引业】 p0832 集论五卷四页云:招引业者:谓由此业能感异熟果。...(术语)梵音Śrāmaṇera,旧译息慈、息恶、行慈等。息恶行慈之义也。新云室罗摩拏洛迦,室末那伊洛迦等。译勤策男...尔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是时世尊思惟观察。愍未来诸众生故。说是七俱胝佛母心准提陀罗尼法。即说咒曰。 南谟飒...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
菩萨坐菩提树下,以慈忍力降伏众魔。时值二月七日入夜以后,菩萨全身放大光明,于甚深禅定之中,思惟真谛之理,于诸...
东晋慧远大师在东林寺率缁白二众一百二十三人结白莲社,念佛求生西方净土。其中有一个比丘叫僧济法师,他在生重病的...今天的讲题,是理性、感性、与觉性,可分三点来说明: 一、三性的原理 何谓理性、感性、与觉性?理性,指众生追求事...
每个人都希望受到欢迎、赞叹、恭敬、拥护、护持,但这得要有福报智慧,且多与众生结善缘。一般人见了毒蛇、尸体皆会...
念佛审实公案者,单提一声阿弥陀佛作话头!就于提处,即下疑情,审问这念佛的是谁?再提再审,审之又审,见这念佛的...
在王宫里,养了许多大大小小的鸟。这些鸟是要做什么用的呢? 原来,这些鸟儿,每天都由专人悉心照料,供应美味的食...昔日,佛陀住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时,告诉比丘们:在大雪山里,冰天雪地险峻之处都没有猿猴的踪迹,更何况是人。而另...
佛法里面讲,我们的生命由于自己有身口意的造作,就会有这些业力,就会有这些能量,又由于这些能量,它就会带着你去...
渐教
【佛学常见辞汇】
上篇:清虚之身 | 下篇:渐次观 |
本为铁工所用冶炼铜铁之铁台,于禅林中,则为师家上堂开示时或维那白椎时槌砧之用,然材料多为木制。其形状为八角形...
悉昙章
七治
奢摩他
诸行无常
鞞罗羡
毗佛略
张陵
乌昙婆罗华
给孤独长者
招引业
沙弥
【大藏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佛陀菩提树下成道

僧济法师的往生故事
文珠法师《理性感性与觉性》

身上有福慧的香气,人家自然会靠近你

如何参究「念佛是谁」这个话头

不为美食所欺
善择住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