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昙婆罗,梵语 udumbara,巴利语同。又作优昙跋罗花、邬昙钵罗花、郁昙钵花。意译为瑞应花、灵瑞花。学名 Ficus glomerata。生于南方暖热之地,为阔叶高三公尺余之隐花植物。叶似梨,其果大者如小儿拳,小者如拇指,生熟食皆无美味,其果十数颗相聚,生于树干。此树为过去七佛之第五拘那含牟尼佛之道树。因其为隐花植物,人眼难见其花,故生种种臆说,牵强附会,以为此树开花则有特别之瑞应,故有“瑞应华”之称。又诸经论中,每以乌昙婆罗华比喻值佛出世之难得。[长阿含经卷一、三卷本大般涅槃经卷中、玄应音义卷二十一] p418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即惑、业、苦三道。用以显示为惑业所缠缚(迷)之因果关系。即依贪、瞋、痴等惑而造作善恶之业,复由此业为因而招三...【胜义四种】 p1104 成唯识论九卷二页云:此性卽是诸法胜义。是一切法胜义谛故。然胜义谛,略有四种。一、世间胜义...亦名:净行难 子题:本二 随机羯磨·诸众安居篇:“命梵二难出界法。律中若安居中,本二、大童女、淫女、伏藏欲来诱...梵语 mahāsarnāha-sannaddha。广大之誓愿。又作弘誓愿、大誓庄严。以其所愿之事,广大普被众生,故称弘誓。其梵语...(佛名)大日如来之异名。以佛身广大,完具法界之事物故也。焰口饿鬼经曰:由称广博身如来名号加持故,能令诸鬼咽喉...谓众人之所以能同乘一树荫、同渡一河流者,皆系前世因缘所促成之果。 p80...(本生)佛往昔为长寿王,广行布施,邻国之贪王来伐之,誓不与战,与长生太子共逃出。后愍贫人来乞王身,随之见贪王...梵语 kavkara。古代印度数目之一。又作矜羯罗、恒迦罗。相当于千万亿。法华经卷六(大九·五三中):“复闻是法华经...云何欲界系?几是欲界系?为何义故观欲界系耶?谓未离欲者所有善不善无记法,是欲界系义。未离欲言显犹未离少分欲界...(饮食)下剂药也。慧琳音义六十三曰:泻药,为除五脏肠胃积热及宿食不消故,以药汤除去其滓滞,令体气通畅,即如今...云何非学非无学?几是非学非无学?为何义故观非学非无学耶?谓诸异生所有善不善无记法,及诸学者染污无记法,诸无学...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明朝万历年间的莲池大师,净土宗的第八祖。莲池大师还没出家的时候,是姓沈,在家时就有学佛、念佛。 有一日,他的...经云:若以诤止诤,至竟不见止;唯忍能止诤,是法可尊贵!除了维护教誉,一切争执,均宜以忍来平息! △ 莫大之祸,...佛说经咒甚多,谁能一一遍持。古人择其要者列为日课,早则《楞严》、《大悲》、《十小咒》、《心经》,念毕,则念佛...
己三、示畜生趣 畜生是什么意思呢?他内心愚痴,而不能够自己独立的生活,要仰赖众生的畜养,叫做畜生,另外有一个...是日已过,命亦随减。随着时光的流逝,此时我终于感受到了人生的短暂。如白居易的《花非花》中所说:夜半来,天明去...
有人就问,我们都是业力凡夫,具足见惑思惑了,常常起现行,那么怎么能说到了极乐世界就能得到不退转呢?意思就是说...
你能够没有妒嫉心、没有障碍心,你就不会有烦恼了;能够不起嗔恨心,你已经从中得到很多,已经逐渐地往成道的方向走...
你可以去问问福报大的人快乐吗?他会说很难讲,有时候快乐,但是大部分的时间都担心,因为他知道快乐,必须有很多条...
乌昙婆罗华
【佛光大辞典】
上篇:乌枢沙摩变成男子法 | 下篇:乌头子 |
(天等)摩醯首罗天顶上化生之天女也。其念诵之作法出伎艺天女念诵法。...
惑业苦
胜义四种
梵行难
弘誓
广博身如来
一树之荫一河之流
长寿王
甄迦罗
欲界系
泻药
非学非无学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一念弥陀,头上便放光
忍
印光大师:居士早晚课应专修净土

是什么样的因缘而堕畜生道
人生的短暂

五种因缘加持往生者不退转

把佛法灌输到生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