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一百八十一卷八页云:出家者,有四圣种,在家者亦有四圣种。然出家者,二因缘故;名有圣种。一、意乐故。二、受用故。诸在家者,由一因缘,名有圣种。谓意乐故,非受用故。如天帝释,处妙花座,有十二那庾多侍女围繞,六万音乐而自娱乐。于四圣种,恒有意乐;而无受用。频毗娑罗等诸国王,苏达多等诸长者,亦尔。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二、别境五者:一欲、二胜解、三念、四三么地、五慧。所缘境事多分不同,缘别别境而得生故,名为别境。 一、...【有欢乐不】 p0543 瑜伽八十八卷十九页云:有欢乐不者:此问得住无罪触耶。...亦名:漏失戒缘起、故失精戒缘起 含注戒本·十三僧残法:“佛游舍卫城,迦留陀夷欲意炽盛,身色瘦悴。独处一房,好...(术语)发无相妙慧之三昧也,此智慧为文殊所具,故名文殊三昧。大疏五曰:悉是文殊三昧,故经云侍卫无胜智也。...(术语)禅定与智慧。三学中之二法也。摄乱意为定,观照事理为慧。又名止观。法华经序品曰:佛子定慧具足。无量寿经...【阿迦尼吒】 正名阿迦抳(女几切)瑟搋(敕佳切),或云阿迦尼沙。此云质碍究竟,即色究竟天。...谓一昼夜之十二时辰。即竟日。印度历法则为六时或八时。[虚堂和尚语录] p189...(术语)十八不共佛法之一。谓济度众生无厌足也。...亦名:蹲坐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居士请僧就舍设食,六群蹲坐,比座手触却倒露形。居士嫌言,不...又名四佛土,即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实报庄严土、常寂光土。凡圣同居土是凡夫与为了化度众生而现身说法的圣人共...梵语 kapāla。又称劫波罗、髑髅杯、髑髅器。系密教本初佛(梵 ādi-Buddha)、伊舍那天(梵 ī?āna)、毗舍阇鬼(...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临终欲不昏沉,必须平常有真行持。平常泛泛悠悠,临终何能清白。朱荣鑫事,若非虚说,决定可以往生。一因其宿有善根...
一 总说: 论云:第二思惟死无定期者,谓今日已后,百年以前,其死已定,然此中间,何日而来,亦无定期,即如今日,...聪明女人有三气,即骨气、灵气和大气。 骨气就是不因压力而弯腰,不因诱惑而迷茫,不因清贫而颓废,不因困难而消极...问: 金刚经所说的,无我是什么?无我与我慢是什么关系? 大安法师答: 无我相或者无我见,我的解释是主宰意、是常...一、前言 自杀就是自己主动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一般有精神疾病性自杀与冲动性自杀。前者以抑郁症患者为常见,自杀...
识是心识,智是智慧。凡夫的心识是有分别的,佛的智慧是无分别的。凡夫与圣人的分界,就在有分别与无分别。有分别妄...
这个无生法忍我们也解释一下。在古德的注解当中也提到,其实这个忍不是忍辱的忍,这个忍是智慧的意思。这个忍,其实...
我们学佛一定要知道这个世界苦的本质,所以出离心很重要。用功办道的自利行为是非常必要的,但自利不是我们的目的,...
出家在家均有圣种
【法相辞典】
【出家在家均有圣种】 p0483
上篇:出离差别有三种 | 下篇:出世末那云何建立 |
须菩提,梵名 Subhūti。佛弟子之一。此人于五百世中常上生化应声天,下生王者之家,故称天须菩提。又食福自然而不...
别境
有欢乐不
故出不净戒缘起
文殊三昧
定慧
阿迦尼吒
二六时中
欲无减
蹲坐白衣舍戒缘起
四土
劫波杯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印光大师:往生助念利益甚大

为何日日须发今日必死之心
聪明女人有「三气」
「无我」与「我慢」是什么关系
佛教对社会自杀行为的预防

转识成智的次第与方法

何谓「无生法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