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论所立。以有漏无漏之慧,明了观察现前之境,其方法有六种,称为六现观。即:(一)思现观,谓思所成之慧。此作用依止欲界之散地,观察诸法,最为猛利,能广分别诸法,故称思现观。(二)信现观,谓上品漏无漏之净信,以能资助现观,使不退转,故称信现观。(三)戒现观,谓无漏戒,即道共戒。以能除去破戒之罪垢,令观增明,故称戒现观。(四)现观智谛现观,谓缘非安立谛之根本、后得二智。通于见道与修道。(五)现观边智谛现观,谓现观智谛现观之后,缘各种安立谛之世智、出世智。通于有漏无漏一切之见道、修道。(六)究竟现观,谓究竟位中一切之诸智。[瑜伽师地论卷七十一、成唯识论卷九、显扬圣教论卷十七] p129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二法能坏增上心学慧学】 p0044 瑜伽十三卷二十四页云:又有二法,能坏增上心学慧学。一者、建立邪学,违越正...(杂名)怨恨仇敌也。金光明经二曰:邻国怨敌兴如是念。...【波罗蜜多间杂染法】 p0792 瑜伽七十八卷十页云:世尊!何等名为波罗蜜多间杂染法?善男子!当知略由四种加行...世间檀和出世间檀。世间檀就是凡夫的布施,或圣人作有漏心的布施;出世间檀就是圣人无漏心的布施。...【有过去行有未来行】 p0558 瑜伽五十二卷四页云:问:如世尊言:有过去行。于彼行中,我具多闻圣弟子众,无顾...【智】 智谓于事理作决断也。《大乘义章》卷九:‘慧心安法,名之为忍。于境决断,说之为智。’《成唯识论述记》卷...(术语)惜物而不与人,贪求而无饱足之心。法华经方便品曰:若以小乘化乃至于一人,我则堕悭贪。中阿含经三十一曰:...(经名)一卷,弥勒菩萨说,北凉昙无谶译。此即每半月诵之戒本也,此译最善,但为瑜伽禀承宗之戒本。...夜摩天,华译时分,为欲界六天中之第三天名。...(名数)一随至施,随近己至,方能施与也。二怖畏施,畏怖灾厄,欲其静息而行惠施也,又见此财坏相现前,宁施而不失...梵语 sabhāga。(一)又作有分、等分。分,自己之作用之义。 即根(感官之机能)、境(对象)、识(认识之主体)三者...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问: 如果佛弟子转修地藏法门或其他法门,也回向功德往生净土发愿往生,临终的时候是等地藏王菩萨出现才跟着走,还...五祖把六祖下放到厨房去,整天在磨面,只是不停的劳动、闻法、听法压根就没他的份。六祖那个时候还没有出家,是个在...问: 请问法师,临终时阿弥陀佛来接引,但我没见过佛,怎么知道是阿弥陀佛来了呢?如果是别的佛来我认错了怎么办呢...阿来是个16岁男孩,暑假快到的时候,他对父亲说:爸爸,我不想暑假每天呆在家里,零花钱都向你伸手要,我要找个工作...
仁者,以财发身。就是懂得人道的人,懂得仁义礼智信的人,悟了大道的人,他善于运用财富,就可以发展一生,能够扩展...
供养是佛弟子一天当中出现频率极高的行止,举凡早课前以香、灯、花、果供养三宝,或早午斋前合掌供养三宝,乃至对众...很多人见了面都会说:因为我们有缘,所以在一起工作;因为我们有缘,所以能够见面。如果一见面就吵架,算不算有缘?...
基本上,我们凡夫对人生的因缘的观察,跟佛法所谓的因缘观,是有所不同的。我们凡夫用自己的妄想执着观察人生的时候...
六现观
【佛光大辞典】
上篇:六欲四禅 | 下篇:六众生 |
Shenxiu 唐代僧人。禅宗北宗创始人。俗姓李,汴州尉氏(今属河南)人。少习经史,博学多闻。后出家受具足戒。5...
二法能坏增上心学慧学
怨敌
波罗蜜多间杂染法
二檀
有过去行有未来行
智
悭贪
菩萨戒本经
夜摩
八种布施
同分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转修地藏法门,临终是等地藏菩萨还是等阿弥陀佛
梦参老和尚:狂心顿歇即菩提
临终时怎么知道来的是阿弥陀佛
运用自己的智慧才能成功

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学佛人的一天--从供养开始
圣严法师《运用所缘 精进奉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