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论,即摄大乘论,谓收摄一切大乘圣教法门要义,集而辨之。据法宝标目载,此论乃无著菩萨所造,天亲(世亲)、无性二菩萨各作论释,申通其义,梁朝真谛、唐代玄奘二法师翻译不同,故通称五摄论。即:(一)无著摄论,谓无著菩萨造大乘摄论,凡三卷,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二)天亲摄论,谓天亲菩萨因无著菩萨造大乘摄论,遂复造论释,申明论议,称为大乘摄论释,凡十五卷。(三)无性摄论,谓无性菩萨亦造论释,申通其义,称为摄大乘论释,凡十卷。(四)梁摄论,指梁朝真谛三藏法师所译天亲摄论释,凡十五卷,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五)唐摄论,指唐代玄奘法师所译无著摄论及无性摄论释,凡十卷,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参阅“摄大乘论”6844、“摄大乘论释”6844) p121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指置放贤圣遗骸之棺椁。以贤圣之威德犹龙,故称龙龛。景德传灯录卷一马鸣大士章(大五一·二○九下):“付法已,(...(一)常住不变之相。一切世间、出世间之法中除涅槃之相外,均无有定相者。 (二)指入定之相。 p3179...法华七喻之一。又作系珠喻、衣内明珠喻。比喻有大器而满足于小智者,犹如衣内系宝珠而不自知。据法华经卷四“五百弟...【生圆满】 p0476 瑜伽二十卷一页云:云何生圆满?当知略有十种。谓依内有五,依外有五。总依内外,合有十种。云何...【摩诃菩提僧伽蓝】 p1336 西域记八卷二十八页云:菩提树北门外摩诃菩提僧伽蓝,其先僧伽罗国王之所建也。庭宇六院...(杂名)地狱之城也。大藏中有铁城泥梨经一卷。...唐代禅僧。籍贯、生卒年均不详。名德诚。随侍药山惟俨三十年,为其法嗣。尝至浙江华亭,泛小舟随缘接化往来之人,世...(人名)唐京兆大荐福寺义净三藏,咸亨二年,年三十七、发足取路南海趣印度,经二十五年,经三十余国,天后嗣圣元年...(术语)色者总谓有形之万物。此等万物,为因缘所生者,非本来实有故是空也,是谓之色即是空。即是指事物当体而言。...【四摄】 即菩萨摄受众生,令其生起亲爱心而引入佛道,以至开悟之四种方法。四摄法又作四摄事、四事摄法,简称四摄...又作真筌。诠,显明之意。显明真理之文句称为真诠。[俱舍颂疏卷一、宗镜录卷二十六] p4224...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
念佛法门虽然简单容易,但却是至圆至顿的。蕅益大师说这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一切法门都是方便,但一切法门当中,念佛...
说到持名念佛,由于每个人的根性或者与这个法的缘分有浅有深,念起来的时候,有一些特殊情况就值得我们琢磨。 比如...问: 初触佛门,想先学《地藏经》,再学《楞严经》,接着学《心经》、《金刚经》和《普贤行愿品》,最后专攻《无量...
有一天,佛告诉阿难:我看天地万物,各自都有他们的宿世因缘。 阿难见佛跟他说话,于是赶紧前来顶礼佛陀,跪著问佛...
蕅益大师说,我们一个人在成佛之道,其实最难最难的地方是三界的生死,因为他退转最多。你的烦恼会干扰你;你的冤亲...
修持药师法门,与修持极乐净土法门一样,需要信、愿、行三资粮。 信为道源功德母。佛法的修持,任何一个法门,都离...世界佛教论坛有个主题叫和谐世界从心开始。如何认识这个心,有没有这个心?《楞严经》在它的开篇,阿难尊者为我们这...
末法时世,邪魔外道不胜其多。此韩魔子,不问彼之如何修持,只一五教大同四字,即可知其底里。外道皆仗幻术以欺世欺...
五摄论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五阐提罗 | 下篇:五体 |
(公案)僧问云门:如何是佛?门云:干屎橛。干屎橛者,拭人粪之橛之乾者。取至污秽之意。见会元十五、无门关二十一...
龙龛
定相
衣珠喻
生圆满
摩诃菩提僧伽蓝
铁城
船子和尚
义净
色即是空
四摄
真诠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信愿持名,去极乐莲华里安身

这四种念佛功夫,都是同步跟进的
初入佛门要学哪些佛经

佛教你看前世因缘

同以不思议持名之妙行

如何修持药师法门
了解真心就不会认贼为子,以妄为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