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 正文
六道,即地狱、畜生、饿鬼、人、天、阿修罗等,有善恶等级之别。众生由其未尽之业,故于六道中受无穷流转生死轮回之...亦名:木叉、别解脱、别别解脱、处处解脱 子题:律教无非佛旨、律是佛敕唯圣制立、随分果、戒障有二、戒净业非惑待...修行佛道之过程中,以既得悟之功德而入于不退失之地位,称为不退。三不退,即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一)位不退,...(人名)台州国清寺湛然,姓威氏,唐晋陵荆溪人,时人尊其道,号为荆溪。天宝载剃落,持律森严,极止观之奥旨。法华...子题:茯苓丸、薯蓣汤、持斋 行事钞·四药受净篇:“今有愚夫,非时妄啖。诸杏子汤、干枣汁、果浆含滓、藕根、米汁...(518~587)南朝陈代僧。广陵(江苏江都)人,俗姓郝。二十一岁出家,初从杨都建初寺琼法师学成实论;后从摄山止观...1、指真如的理体独一无二。 2、专心一意。有事一心和理一心之分,修行时心意专一,叫事一心;入于实相,叫理一...指观一切众生与自己同一体,视他人的痛苦就是自己的痛苦,而生起拔苦与乐、平等绝对之悲心。...【易解语】 p0827 瑜伽八十一卷三页云:易解语者:巧辩说故。...(名数)楞伽经四,谓一切外道,有七种无常非我法也。一、作舍无常,四大造色,作已而舍,以为无常。二、处坏无常,...(术语)上根上智得速入悟之人。无量寿经注曰:顿悟上机又如说修行之人也。...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佛陀住世时,有位发心修行的人看到佛陀的僧团里,每位出家人都悠然自在,很是羡慕,便放弃家庭,加入僧团。 他在僧...
我们做了各种梦以后,心里就会牵肠挂肚,想要找人来解梦吉凶。《善见律》云:梦有四种,一是四大不和之梦,凡在梦中...简单的区分:天意是前世的因,人为是今生的努力。 前生的因不可改变,今生的努力却各有差异。有时候,即便前世是有...有一天,一位外道婆罗门来到舍卫国的只园精舍拜见佛陀,向佛陀请法。 外道婆罗门问道:佛陀!未来世中会有多少佛出...
北京阜成门内大街,有一大荤馆子,名九如春,生意很发达。一夕,经理梦无数人来向他要命,心知是所杀诸物。与彼等说...谓有一苦。依无差别流转之苦。一切有情无不皆堕流转苦故。 复有二苦。一欲为根本苦。谓可爱事若变若坏所生之苦。二...
一名有洁癖的县官雇请一厨师。一天,两人为以什么为净争论起来。厨师认为以水为净,不论什么东西用水洗就干净了。县...
原文: 从此随分随力,至心持念阿弥陀佛圣号。无论语默动静,行住坐卧,迎宾待客,着衣吃饭,务令佛不离心,心不离...
四摄
【唯识名词白话辞典】
【四摄】即菩萨摄受众生,令其生起亲爱心而引入佛道,以至开悟之四种方法。四摄法又作四摄事、四事摄法,简称四摄、四事,四摄即一、布施摄,又作布施摄事、布施随摄方便,即以无所施之心施受真理(法施)与施舍财物(财施)。谓若有众生乐财,则布施财;若乐法,则布施法,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二、爱语摄,又作能摄方便爱语摄事、爱语摄方便,谓依众生之根性而善言慰喻,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三、利行摄,又作利行摄事、利益摄、令入方便,谓行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令生亲爱之心而受道。四、同事摄,又作同事摄事、同事随顺方便,谓亲近众生同其苦乐,并以法眼见众生根性而随其所乐分形示现,令其同沾利益,因而入道。见《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等。
上篇:四双八辈 | 下篇:四变句 |
(术语)毗卢遮那佛集法界眷属,成自利利他大佛事之坛场,谓为曼陀罗。密教中此曼陀罗有二大宗:一为金刚界,一为胎...
六道轮回
波罗提木叉
三不退
湛然
非时妄啖
慧布
一心
同体大悲
易解语
七种无常
顿悟机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坚定心志,安于静境

佛教如何解释各种梦境
天意与人为
【推荐】把握当下

【推荐】从事餐饮行业造杀业的人如何转行
世间的一百一十种苦

净与不净都是心在起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