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发结成五髻之谓。于密教尊像之五髻每用表五佛、五智。如文殊菩萨结前、后、左、右、中五髻之发,称为五髻文殊。大日经疏卷五(大三九·六三五上):“画文殊师利,身郁金色,顶有五髻(中略)。首有五髻者,为表如来五智久已成就。” p120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犍驮罗,梵名 Gandhāra, Gāndhāra, Gandha-vati,巴利名 Gandhāra, Gāndhāra。印度古国名。又作健陀罗、犍陀...(术语)Anuttara,佛十号之一。无上之士夫也,人中最胜无有过之者,故云无上士。涅槃经曰:有所断者名有上士。无所...(术语)摩怛理迦(Mātṛka),译言本母,一曰母经。毗奈耶杂事三十七曰:众多苾刍,皆持经持律持母经。...【二种神通互相障碍】 p0041 瑜伽六十二卷六页云:复有二种修静虑者,于一事中,俱发变事;胜解神通,皆得自在...生身的苦果和烦恼的残余,叫做二余,若加上业的残余,便叫做三余。...【声闻相应作意修】 p1394 显扬十六卷一页云:一、声闻相应作意修。谓如有一,是声闻,住声闻法性;或未入正性离生...何故诸界如是次第?由随世事差别转故。云何世事差别而转?谓诸世间最初相见,既相见已更相问讯,既问讯已即受沐浴涂...【有心无心二地】 p0553 瑜伽十三卷十三页云:已说非三摩呬多地;云何有心地?云何无心地?谓此二地,俱由五门...【善恶无记三业】 指善、不善、无记等三业。即:善业又作安稳业。能得可爱异熟及涅槃之业。不善业,又作不安稳业。...(术语)漏为漏泄之义,缚为系缚之义,皆为烦恼之异名也。众生自眼等六根门,漏泄烦恼,为此烦恼,身心被系缚,故名...(术语)十六神我之一。计我为有实之寿命者。唯识述记一本曰:色心相续,名之为命者是主义。我有此命,故名命者。...昔汉孝明皇帝夜梦见神人,身体有金色,项有日光,飞在殿前,意中欣然,甚悦之。明日问群臣:「此为何神也?」 有通人...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我们就会面临佛在大小乘经典所说的,一代时教,八万四千法门。每一个法门,都有它的幽深之处,...《心经》中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是化解、对治「五蕴炽盛」苦最好的方法。可是有人却认为,就是因为有喜怒哀乐、...
众生都希望自己得到幸福快乐,趋乐避苦是一切众生的生命本能。 在无明颠倒当中,我们会认为五欲是很快乐的事情。殊...年轻像夏日之花朵,很快就凋谢了。 老年如火势蔓延至田畴, 突然就来到你跟前, 释尊说过: 生与死就像日出日落,来...
随烦恼二十:言诳者,为护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能障不诳,邪命为业。谓矫诳者,心怀异谋,多现不实,邪命事故...
现在我们来说邪淫戒,邪淫指非正式夫妻间的男女关系,一切不受法律认定的,都称为邪淫。佛陀制戒是允许在家弟子,正...原文: 《弥陀经》言:若人念佛,临命终时,必生彼国。又《观经》言:念佛之人,生彼国者,莲分九品。盖此念佛法门...
蕅益大师他在念佛的时候讲三资粮信、愿、行。 他说我们必须建立一种真实的信心,大家会觉得很奇怪,信心就是信心,...
五髻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五谛 | 下篇:五髻冠 |
【施主差别】 p0859 俱舍论十八卷十一页云:且由施主差别云何?颂曰:主异、由信等,行敬重等施,得尊重广爱,...
犍驮罗国
无上士
母经
二种神通互相障碍
二余
声闻相应作意修
界次第
有心无心二地
善恶无记三业
漏缚
命者
【大藏经】佛说四十二章经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如何处理生死问题
圣严法师:不以自我为中心

这种快乐,才是能够长久保持的
密勒日巴之歌

诳者,为护利誉,矫现有德,诡诈为性

邪淫乱静,损德障菩提
一切境缘,正好念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