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十六神我之一。计我为有实之寿命者。唯识述记一本曰:“色心相续,名之为命者是主义。我有此命,故名命者。”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譬喻)受人身者极希,譬以爪上之土。...【欲取】 四取之一。即对欲界五欲之境所生起的贪执。亦即于欲界烦恼中,除五见外,执取其余之贪、嗔、慢、无明、疑...(术语)弘通经典也。...【不缓加行】 p0327 瑜伽三十一卷七页云:云何名为不缓加行?谓无间方便,殷重方便,勤修观行。若从定出,或为乞食...梵语 mahā-?ramana,巴利语 mahā-samana。为对佛陀之尊称。佛陀系沙门中之最伟大者,故称大沙门。又对沙弥或外道...(杂语)Parami,译曰第一。大日经疏十三曰:钵罗弭,译为第一也。以无等故即是第一,更无过上也。...亦名:具戒发戒数量 子题:女人身上得六十三戒、男子身上得五十六戒 行事钞·随戒释相篇:“(一、引论)若约僧尼,...(植物)又作伽鸠。梵名Kākṣi,僧伽罗刹所集经卷中曰:犹世伽鸠树,降伏诸魔众。...(名数)菩萨总持之德无量,姑举四种:一,法总持。又名闻总持。于佛之教法闻持不忘也。二,义总持。于诸法之义理总...(术语)求自利利他圆满佛果之菩萨众大行也。即布施等之六度是。法华经五百弟子品曰:内秘菩萨行。外现是声闻。...【同体大悲】 观一切众生与己身同体,而生起拔苦与乐、平等绝对的悲心,称同体大悲。亦即初地以上菩萨,摄众生于自...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弘化社32分本)...普门品(日诵式版本)...
每听人说大家学佛,世界上的人都没有了,为什么呢?大家都出家了,没有夫妇儿女,还成什么社会?这是严重的误会,我...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弘化之时,有一天,世尊带着侍者阿难入城乞食。世尊身上所穿的袈裟,有少许磨损,尚未修补,...
恶业障道发相,亦有三种:一沉昏闇蔽障、二恶念思惟障、三境界逼迫障。 一、沉昏闇蔽障者。行者于修定欲用心之时,...
小乘的空义跟大乘的空义,有什么差别呢? 小乘的空义,它的重点在灭色取空,也就是说它的空是对立的。所以从大乘的...我们的父母,是世间最大的福田,佛是出世间最大的福田。 以前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年遇到饥饿灾荒,许多人都饿死了,...
己四、示人趣 人,忍耐的意思,人者忍也。因为人道的众生,相对于三恶道的众生,他比较有一些智慧,所以对顺逆的境...
子曰: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鼎折足...
我们刚开始去学习佛法的时候,是要从语言文字,离开语言文字我们不能够跟真如理相应,不可以,带名言的。但是你在真...
命者
【佛学大辞典】
上篇:命命鸟 | 下篇:命根 |
即大无量寿经记载,阿弥陀佛于“因位”为法藏菩萨时,所发之四十八种誓愿。又作四十八本愿、六八弘愿、六八越世本愿...
爪上
欲取
弘经
不缓加行
大沙门
钵罗弭
具戒境量
迦鸠驶
四种总持
菩萨行
同体大悲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在家也可以修行,为什么还要出家

修何善行能令众生欢喜供养衣服

念佛对治恶业障道

小乘跟大乘空义的差别
一钵饭,佛都不能消受,唯有父母能消受

人道众生是怎么来的

人有三个基本错误是不能犯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