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命即寿也,然据小乘有部之义,则别有非色非心之体,由过去之业而生,因而一期之间维持暖与识,名之为命,命能持暖与识,故名为根。据大乘唯识之义,则第八识之种子有住识之功能,因而一期之间使色心相续,是假名为命根,非别有命之实体也。俱舍颂疏五曰:“论云:命体即寿,既将寿释命,故命即寿。此复未了何法为寿?谓有别法持暖与识,说名为寿。”唯识述记二本曰:“命谓色心不断,是命之根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唐代曹洞宗僧。洞山良价之法嗣。生卒年、籍贯均不详。住于京兆,居无定所。印心于洞山。混俗于闽川一带。不蓄道具,...全一卷。明代曹洞宗僧麦浪明怀撰,许元钊录。全称云门麦浪怀禅师宗门设难。收于卍续藏第一二七册。神宗万历四十八年...(名数)一信满成佛,依种性地之决定,信于诸法不生不灭,清净平等,无可愿求,是为信满成佛。二解满成佛,依解行地...【具足相及不具足相】 p0825 摄论一卷十八页云:复有具足相,不具足相。谓诸具缚者,名具足相。世间离欲者,名...(物名)又云风铎,檐铎。今悬于堂塔之檐端之大铃也。法华经曰:金铎琴箜篌。...(杂语)法华经迹门中说地狱等十法界之众生成佛。其中佛界为已成,故不言之,序品五佛开显中,过去佛章若有众生类以...五欲之一,又为欲界三欲之一。谓凡夫不图精进,怠惰放纵,唯耽睡眠,溺于乐着。[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四] p5538...(术语)色声香味触五境之净妙者。就极乐之境界言之。观无量寿经曰:彼国土极妙乐事。往生要集上末明极乐之十乐,中...指护持佛法之十二天尊。乃诸天、龙鬼神、星宿、冥官之总主。由八方、上下、日月等合计共为十二天。即:东方帝释天(...(菩萨)三十三观音之一。左手置膝,右手置颊,为见莲花之形者。...福建人。曾于马来西亚创建弥陀寺。其后任新加坡龙山寺住持、新加坡佛教会副主席等职。 p5994...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龙藏本)...
我们再看正修。应该用什么态度布施才能够构成波罗蜜。我们把它念一遍。 谓舒言平视,含笑先言。随对何田,皆应恭敬...
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日,佛陀告诉比丘们:世间果实有四种类型,是哪四种呢?有的果实未成熟而外观似已成...
一办心香冲天上,数声钟鼓落人间。祈祷和平干戈息,祝愿中华国运坚。振兴神州集众议,再展宏图靠群贤。物质繁荣民安...
【原文】 或问:仙出神,禅者能之乎?曰:能之而不为也。楞严云:其心离身,反观其面是也。而继之曰:非为圣证,若...
《阿含经》讲三个法门: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佛陀讲三贴药。 第一个观察因缘是无常的。你说你今生福报很...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欲生我国,临寿终时,假令不与大众围绕现其人前者,不取正觉。...
在修波罗蜜之前,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要修般若波罗蜜。 《摄波罗蜜多论》云:俱胝廋他无导盲,路且无知岂入城,五度无...
佛陀早就讲过,世间所有的一切都是无常无常才是这个世界永恒的真相。 佛教的一个基本理论就是诸行无常,这是佛教三...
命根
【佛学大辞典】
上篇:命者 | 下篇:命梵 |
(杂语)Viśuddha,译曰清净。大日经疏七曰:真言中或有扇多(是寂义),微戍陀(是清净义)等字,当知是成满一切...
蚬子
宗门设难
四种成佛
具足相及不具足相
宝铎
十界皆成佛
睡眠欲
五妙
十二天
施乐观音
广洽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应该用什么态度来布施

成为内外都成熟之修行人

一代高僧一诚长老印象记

佛门里面也有出神吗

晚年能不能往生,有两个指标

临终接引愿,预设的护佑

为什么要修般若波罗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