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生灭”之相对词。为常住之意。形容涅槃时,亦每以“不生不灭”表之。据般若心经谓,此世一切之存在有“无实体”之特性,不生亦不灭。此一思想萌芽于佛教以前之印度社会,后成为佛教根本教义之一。 p96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六种遍智】 p0300 瑜伽一百卷二十二页云:复有六种遍智。一者、不定地有漏谛遍智。二者、定地有漏谛遍智。三者、...(譬喻)喻不能走脱也。五灯会元曰:圆悟答徐俯曰:瓮里何曾走却鳖?按元曲有瓮中捉鳖之语。...为“显境名言”之对称。指能表诠义理之名目、文句、言说等。成唯识论卷八(大三一·四三中):“表义名言,即能诠义...(1561~1626)明代曹洞宗僧。会稽(浙江)人,俗姓夏。字湛然,号散水道人。得戒于云栖袾宏,年三十悟道。明万历年...(譬喻)心性之无明,譬如空穴中之闇黑。教行信证序曰:无碍光明,破无明闇慧日。...梵语 yathārtha?āstr。指说如实之教以救度众生之大师。为对佛之敬称。据俱舍论卷一(大二九·一上):“诸一切种...(植物)果名。可洪音义一曰:半娜,奴可反,亦名半娜婆,亦云般捺婆,亦云波那婆。西域记云:其果大如冬瓜,熟则黄...南宋画家。汴京人。绍兴(1131~1162)年间为画院祗候,善画释道人物。或谓其白描人物师法李公麟,颇得闲逸自在之妙...(1375~1446)日本临济宗僧。别号豩庵、续翠。东常缘之叔父。早岁即入建仁寺,师事绝海中律。曾住于建仁寺、南禅寺...佛教之根本律藏。佛陀入灭后,弟子结集三藏,优婆离比丘于一夏之间,分八十回诵出律藏,故称八十诵律。至其后四分律...凡二卷。明代密藏道开撰。卷上包括上慈圣皇太后、募刻大藏文、刻大藏愿文等共五十篇;卷下包括上本师和尚、与徐海观...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古代的禅师在教化弟子时,当弟子产生妄想,失去正念的时候,禅师常常以不着边际的禅语,或者反问,抑或是棒喝等方式...
问: 佛经开篇常常说一时佛在什么什么地方,与多少多少与会者讲法。为什么所有的经典里面只用一时?佛为什么不说这...为什么拜佛时要轻微低头? 佛法: 拜佛不是向外追求,而是自心开发,故府首返观。我们的佛性,本具一切光明、智慧和...
问: 我母亲八十三岁了,精神不是很好,时而抑郁,时而焦虑,总怕自己死掉。我鼓励、提醒她念佛,她也念,但是心力...
有个男子好不容易存了足够的钱,买了三层楼的独栋房子。他搬出狭窄的公寓,欢欢喜喜准备展开新生活。 但他很快就发现...雨季安居结束前两个星期,一个异常美丽的女人造访佛陀。她坐一辆由两只白马拖行的白色马车前来。陪同她一起来的,是...
阁下欲了生死大事,况复年临知命,来日无多,又无知识益友之可亲近,而不专修净业,一心念佛,而欲泛泛然研究诸经奥...和张朝阳、李彦宏、史玉柱、丁磊、马化腾这些打小学习成绩就非常优异的当今互联网领袖级人物相比,马云真的不是一个...
不生不灭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不生不生不可说 | 下篇:不生断 |
(经名)佛说国王不梨先泥Prasenajit十梦经,一卷,东晋竺昙无兰译。舍卫国王梦见十事经之异译。...
六种遍智
瓮中捉鳖
表义名言
圆澄
无明闇
如理师
半娜婆
贾师古
江西龙派
八十诵律
密藏开禅师遗稿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古代禅师教化弟子的方法

佛经开头的「一时」到底是哪一时
拜佛八问

83岁的老母很怕死,如何帮她进入信愿念佛的正轨

让心房中多开几扇窗
佛陀开示美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