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一佛乘。即法华经譬喻品所说四车之一。天台、贤首诸师以羊车比喻声闻乘,以鹿车比喻缘觉乘,以牛车比喻菩萨乘,而以大白牛车比喻一佛乘。对界内三乘之方便权教,以门外露地所授之大白牛车比喻界外一乘真实之法门,此说即所谓“会三归一”之旨。嘉祥、慈恩诸师则主张宅内牛车与宅外牛车同体无殊,故将二乘会归菩萨乘。(参阅“三车四车”557) p77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名数)金刚经曰:一卵生、二胎生、三湿生、四化生、五有色生、六无色生、七有想生、八无想生、九非有想生、十非无...【四加行位】 即加功用行之意,乃针对正行的预备行。《成唯识论》卷九载,接近见道的四善根位,特称加行。四善根位...(术语)五住地之烦恼,能含摄一切之烦恼,故名为藏,又能藏如来之法身,故名为藏。胜鬘经曰:不思议空智断一切烦恼...指存于人体内之五种气息。据金七十论卷中之说,五风乃诸根共通者。五风即:(一)波那风(梵 prāna),此风由口、鼻...(植物)准提观音手所持之果名。金刚智译之准提陀罗尼经之准提画像之法曰:第五手把微惹布罗迦果(汉言子满果,此间...(杂名)虹之异名。玄应音义二十二曰:天弓亦言帝弓,即天虹。...比丘尼所住之寺。...【六种不应思处】 p0306 瑜伽二十五卷八页云:云何思正法?谓如有一,卽如所闻所信正法,独处空闲,远离六种不应思...日本真言宗判教所立十住心之第七。即觉知自心本来清净、不生不灭之位。指三论宗所立八不中道之境界。不生,即含有不...(人名)唐清凉国师,由朝廷所赐之称号。佛祖统纪五十一曰:德宗赐澄观清凉法师教授和上。...【如法乞求】 p0577 瑜伽七十卷二页云:云何名为如法乞求?谓如所应求,如所从求,而乞求故。云何名为如所应求...(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弥勒下生经...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
这时,大慧大士又问佛说:为什么学大乘菩萨道的人不吃酒肉和葱韭蒜等等?希望佛再告诉我们这些问题,及其中的罪福作...
摄心的方法你不要去看他的目的,目标很好,你看一个演奏家在台上表演一曲非常成功的曲子的时候,我们为他喝彩献花,...大多数愤怒管理计划都借助认知行为疗法的一些技巧来帮助人们控制自己的愤怒情绪。以下是一些有助于控制负面情绪的策...从佛教的角度来讲,忍是一种度化众生的法门,具有深刻的意义,《罗云忍辱经》云:忍之为明,愈于日月。龙象之力,可...
末学学佛已有几年,先是学禅宗,近来才开始修净土。 末学所在的地方,一南一北有两大禅宗祖庭,禅宗氛围浓厚。不但...凡夫众生通常同时具有两种个性,一是虚骄、自负,一是自卑、自贱,看似两种不同的毛病,实则是一体的两面。 虚骄自...
一、幼而颖异,发出世志 彻悟大师(公元1741-1810年), 讳际醒,字彻悟,一字讷堂,又号梦东,京东丰润(今河北省...
佛陀曾有一段时间游化至跋只国,净住鞞舍离的庵罗园中。 当时,庵罗女听说世尊于庵罗园净住说法,便装饰穿戴得十分...
大白牛车
【佛光大辞典】
上篇:大生主 | 下篇:大石寺 |
(杂语)Parāvata,译曰鸽。佛国记:有国名达嚫僧伽蓝穿大石山作之,凡有五重,第五层作鸽形,因名此寺为波罗越。...
十一生类
四加行位
烦恼藏
五风
俱缘果
天弓
尼寺
六种不应思处
觉心不生心
教授和上
如法乞求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佛陀开示不能吃肉的原因

念佛摄心法从钝功夫做起
控制愤怒情绪的策略
「忍」的重要性

我为什么要选择净土法门
圣严法师《惭愧心》

莲宗十二祖彻悟大师画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