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七十卷二页云:云何名为如法乞求?谓如所应求,如所从求,而乞求故。云何名为如所应求?谓不矫诈而有所求,亦不绮说而有所求,亦不现相而有所求,亦不抑逼而有所求,亦不以利而希于利。云何名为如所从求?谓除五种不应行处而有所求。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指总摄一切教法之法界法轮藏。[释摩诃衍论卷一] p83...(佛名)Mahāvairocana,台家依普贤观经译为遍一切处,密家译为大日,皆为法身如来之极称。普贤观经曰:释迦牟尼,...【七慢】 p0050 集论四卷十页云:慢者:卽七慢。谓慢、过慢、慢过慢、我慢、增上慢、下劣慢、邪慢。慢者:谓于...又名生佛一体,或生佛不二,意谓众生与佛的体性平等毫无差别。...【五种正除遣】 p0267 瑜伽三十一卷十页云:其正除遣,复有五种。一、内摄其心故。二、不念作意故。三、于余作意故...【佛有二种身】 p0654 佛地经论七卷二十页云:或处说佛有二种身。一者、生身,二者、法身。若自性身,若实受用...亦名:忏六聚法篇 羯磨疏·忏六聚法篇:“忏六聚法篇第九。上诸门中,被于行净专精之人。但以五浊浇风,鼓扇尘境,...(动物)又作水白鹭,水白鹤,难见之贵重鸟也。毗奈耶杂事四十曰:阿难陀与诸苾刍在竹林园,有一苾刍而说颂曰:若人...【印】 大论云:佛法印三种:一者,一切有为法,念念生灭皆无常;二者,一切法无我;三者,寂灭涅槃。行者知三...(流派)禅七宗之一。始于临济宗第七祖石霜慈明之门弟黄龙慧南。后二百年而法统绝。...亦名:袈裟入聚开制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明了论,受功德衣,着一披一,得入聚落,留一衣。四分衣法中,有五缘留...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佛说雨宝陀罗尼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大慈大悲悯(mǐn)众生,大喜大舍济含识,相好光明以自严,众等至心皈命礼。 南无皈依十方尽虚空...
所谓禅病,是指由禅修方法不当直接引发的身心疾病或显着障碍。禅病主要表现在身心两个方面。身体方面的常见禅病,如...
于一切念佛法门之中。求其至简易至稳当者。则莫若信愿专持名号。蕅益大师《弥陀要解》 念佛法门,我们讲本尊相应,...
来书备悉。须知佛法,具足世出世间一切诸法。从前理学家以弃伦理、明因果报应、生死轮回而辟之,谓其无父无君,惑世...
人的相貌本来很好看,但是一起瞋恚心,马上就变了,对人常起瞋恨心是不好的,果报是什么呢?一者是引火烧身,瞋恨就...从前,印度有座寺院,里面住了四位神通广大的道人。城里,有四个居士对于道人的修行十分景仰,他们固定到寺里请法,...
禅宗唯明自性, 非吾辈钝根所能得其实益者。净土法门, 三根普被。未成佛前, 皆当修习。我辈既不能断惑证真, 仗自力了...问: 弟子是一名在学大学生,对于佛教中的普佛回向,有些不解,花钱做普佛对病人或亡灵到底有多大作用?如果只要花...问: 现在有的法师提倡念佛不需要持戒,并且说现在连出家师父都没有持戒的了,师父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大安法师答:...
如法乞求
【法相辞典】
【如法乞求】 p0577
上篇:如此差别 | 下篇:如所有性 |
(经名)一卷,赵宋施护译。佛,在祇园说大略之略戒。不别说戒相。...
一藏
摩诃毗卢遮那
七慢
生佛一如
五种正除遣
佛有二种身
羯磨疏忏六聚法篇第九
水老鹤
印
黄龙派
三衣入聚开制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雨宝陀罗尼经
【大藏经】八十八佛大忏悔文

常见的禅病及其调治

至简至稳,莫若信愿专持名号

佛法具足世出世间一切诸法

造什么业就感什么果
竿影见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