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六卷十五页云:如此差别者:谓于诸行流转杂染清净因缘及清净体,不如实知;生喜乐等及趋走等、种种差别。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所成句】 p0737 瑜伽八十一卷二页云:所成句者:谓前句、由后句方得成立。如说:诸行无常。有起尽法,生必灭...【涉道者须五对治】 p0946 瑜伽七十一卷一页云:复次夫涉道者、须五对治。一、炎光对治,二、艰险对治,三、江...(术语)梵语曼陀罗,译曰真言,梵语陀罗尼,译曰总持。其他曰咒,曰明,曰秘密号,曰密语,皆同体异名也。金刚顶分...谓将得初禅定时,身中所生之八种感触。即:(一)动触,坐禅时,俄而身起动乱之象。(二)痒触,俄而身痒,如无置身处。...(一)谓依根本无明之惑而始动本心者,即指有情流转之根本识。又作业相(梵 karmajātilak?ana)、业相识。五意之一,...【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 p1205 世亲释二卷一页云:世间众生爱阿赖耶者:是总标句。如其次第、复以余...即辨明一经之指归。为天台智顗大师所立五重玄义之一。智顗为解释诸经,而立有五种义解法,即释名、辨体、明宗、论用...【唯趣入非将成熟非已成熟】 p1010 瑜伽二十一卷十七页云:云何唯趣入非将成熟非已成熟?谓初获得于诸如来正觉正说...凡三卷。又作义天目录、义天录、海东有本现行录。高丽僧义天(1055~1101)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五册。本书系义天搜...请,受食之意;折,舍弃之意。即受食时要求过量之食物,并舍弃残余之物。入众须知(卍续一一一·四七五上):“随量...众生烦恼,以所住地分之,有四住地,略称四住,即三界见思之烦恼也。 一、见一切住地 三界一切之见惑。 二...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弘化社32分本)...佛说盂兰盆经...身陷在充满各种污染源的现代人,有著设备多样与华美洁净的医院,却包装著一项可悲的事实,现代人百病丛生、病苦不断...
净慧长老,俗姓黄,1933年古历8月27日出生于湖北新洲,圆寂于2013年4月20日6点26分。享年81岁,僧腊67载,戒腊62年...问: 请问师父,弟子虽然学佛多年,然而还是怕鬼,甚至一个人都不敢住在家里。如何对治? 答: 怕鬼之心,一般之人...
在《印光大师文钞》讲到一个事,他说有一个年轻人,这个年轻人他学佛不是很深入,可能只是建立在信仰的状态,没有达...
我的父亲,一位慈爱祥和、意志坚强、博学多才、倍受家人尊重的长者,一直是我儿子心中最重要的人,以至于我儿子在成...
【原文】 然十方诸佛,净土无量,经论偏指归极乐者,略有三意: 一为彼佛与此土人最有缘故。无贵贱、无贤愚、无幼艾...文化人学佛,大多好乐研究教理,总想从经卷中得大总持,获真受用。这种想法是可以理解的,然以生灭心揣摩佛经真实义...过去有一位穷人,为人工作,得到一件粗布衣。有人看见他穿着粗布衣,就告诉他:你是高贵种姓的后代,怎么能穿着如此...
如此差别
【法相辞典】
【如此差别】 p0577
上篇:如理所引 | 下篇:如法乞求 |
指普庄严童子、兜率天子、善财童子、龙女等四人。此四人历经华严宗所举之见闻、解行、证入等三生而成佛,称为四胜身...
所成句
涉道者须五对治
真言陀罗尼
八触
业识
爱阿赖耶乐阿赖耶欣阿赖耶喜阿赖耶
辨体
唯趣入非将成熟非已成熟
新编诸宗教藏总录
请折
四住地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注音版】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盂兰盆经
素食是修行顺利成就的秘方

净慧长老的生平事迹
学佛多年还是怕鬼,该如何对治

念佛之前的心态准备

【推荐】肺癌晚期的父亲念佛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