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Parāvata,译曰鸽。佛国记:有国名达嚫僧伽蓝穿大石山作之,凡有五重,第五层作鸽形,因名此寺为波罗越。波罗越者,天竺名鸽。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赞励】 p1472 瑜伽八十一卷九页云:赞励者:谓彼有情、若于所知所行所得中、心生退屈;尔时称赞、策励其心;令于...【能引发】 p0893 此邬波索迦三德之一。瑜伽七十卷九页云:能引发同法不同法者智故;名能引发。...【提婆犀那】 西域记云:唐言天军。...【语表业】 三表业之一。语,即语言。人之语言系以一种意思表示于人之作业,故称语表业。据《俱舍论》卷十三载,语...佛寺之美称。寺院之称为“刹”,系梵语 laksatā(幡竿)之讹译,盖于佛堂之前一般均有立刹之风俗,故称寺院为刹;...(界名)言娑婆世界也。璎珞本业经上曰:四非色众生皆以化生,下至五轮际。是为一佛刹,名为大忍法界。...【五受】 五受即五种觉受,随触的领纳分为五种。即:一、苦受、谓与前五识相应的不悦之受。二、乐受:谓与前五识相...【阿赖耶识】 为梵语 alaya 之音译。唯识宗立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识,此即八识之一。又作阿黎耶...指佛陀之教法与众生之根机相应契合。又作机法相应、时教相应。在中国、日本等地,机教相应之说,随末法思想之盛行而...【防护眼根乃至意根】 p0708 瑜伽二十三卷五页云:若于其眼所识色中,应策眼根;及于其耳鼻舌身意所识法中,应...凡五百卷。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李昉等奉敕撰。所引之书多达三百四十五种。内容记述古传之神异事迹与轶闻琐事。...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百喻经卷第一 尊者僧伽斯那撰 萧齐天竺三藏求那毘地译 愚人食盐喻 愚人集牛乳喻 以梨打破头喻 妇诈语称死喻 渴见...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关于一个人的命运好坏,命运究竟能不能改变,有各种不同的观点。那究竟,人的命运能不能改变呢?如果能,又是什么因...
相似即佛于实相理,相似得见。四住虽先落,六尘未尽空,眼中犹有翳,空里见花红。 相似即佛,就是他对于真如理相似...
人之所以学佛,旨在求得生死解脱之道。学佛的着力点,就在于人天道,尤其是人道。因为人是万物之灵,是六道众生沉与...雪峰禅师和同伴三人出外传道。一天黄昏里,他们走在河边,眼看着天色慢慢暗下来,三人商讨着,今晚要到哪里投宿呢?...
为什么要学佛法?佛是觉,你要生极乐世界有生极乐世界的方法,方法就是念佛。有的不念佛,没念一声佛,只修观想。 ...
有时我们认为是冤枉的业,是法律不公,或者处理你这件事处理得不正确,这就冤枉了。不过在地狱里没有一件冤枉事,都...
佛教四大菩萨之一的普贤菩萨有十个修行大愿,其中第五大愿就是随喜功德。所谓随喜就是随是随顺、随事随理、随权随实...
世尊,习恶众生,从纤毫间,便至无量。是诸众生有如此习,临命终时,父母眷属宜为设福,以资前路。或悬幡盖,及燃油...
波罗越
【佛学大辞典】
上篇:波罗奢 | 下篇:波罗塞 |
【二种遍计所执自性执】 p0043 瑜伽七十三卷十五页云:复次遍计所执自性,执当知略有二种。一、加行执,二、名...
赞励
能引发
提婆犀那
语表业
凤刹
大忍法界
五受
阿赖耶识
机教相应
防护眼根乃至意根
太平广记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大藏经】百喻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有什么因素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呢

凡夫的心与佛陀的心有什么不同

在生活中持守五戒
珍惜福报,得无尽因缘

【推荐】一生念了无量数的佛号,为何却没往生

经常这样去想,就不会怨天尤人

随喜一切众生的无量功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