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瑜伽师地论卷八十五所举三种圆成满足之法。即:(一)行圆满,谓听闻正法,依法修行,复能为他人如法演说,自利利他之行圆满。(二)果圆满,谓由修行证涅槃之果,圆成满足。(三)师圆满,师即受道之师。谓能以佛所说之法教诫于我,复能引发一切梵行,令得满足。 p63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禅宗公案名。为唐代雪峰义存禅师对于弟子鼓山神晏之能力表示赞许与信任之公案。据禅苑蒙求卷下记载,一日,鼓山赴大...【般若威力】 p0946 瑜伽三十七卷十六页云:般若四相者:谓诸菩萨、具足妙慧,能断无明、慧所对治,是名第一。...【意业非戒】 p1208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卷十五页云:问:何故意业非戒?答:不能亲遮恶戒故。问:何故恶戒非意业?...(譬喻)说法照了,譬如电光。无量寿经上曰:震法雷,曜法电。同慧远疏曰:义无碍智益众生也,电光一发,有物斯睹。...(经名)又作萨达磨奔荼利迦。译曰妙法莲华。萨者妙,达磨者法,芬荼利迦者白莲华名。...【如来受乳糜及麦蜜处】 p0583 西域记八卷二十五页云:憍陈如等住处东南,有窣堵波。菩萨入尼连禅那河沐浴之处...凡三卷。明代袾宏撰。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本书集录我国与印度往生西方者,计分九类:(一)沙门往生类,东晋慧远至...【六处缘触及触缘受】 p0311 俱舍论九卷二十页云:次与境合,便有识生。三和故有顺乐等触。依此便生乐等三受。...(地名)Kāraṇḍa-veṇūvana,又云迦兰陀竹园,迦蓝陀竹园,迦陵竹园,迦邻竹园等。迦兰陀鸟所栖之竹林。又迦兰...乃三苦之一。行,迁流之义。因一切有为法迁流三世,而无刹那常住安稳;见诸法无常,而感逼恼,称为行苦。(参阅“三...(名数)佛法僧三宝名。是尊重之意也。四十二章经曰:三尊者佛法僧也。出曜经十五曰:如契经所说,告诸比丘,今当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据《华严经疏钞》分段) 尔时智首菩萨问文殊师利菩萨言: 一、十种三业 佛子,菩萨云何得无过失身语意业?云何得不...
有两句俗话:什么人说什么话,三句话不离本行。因为晚学是个做梦的人,所以好说梦话。说了好几天的梦话,还未说完。...
从我们一念心性来看人生,人生没有开始,就是无生。为什么生呢?那是因缘生,灭也是因缘灭。从一念心性的角度,生与...不得罪人是不可能的,佛陀这样的圣者也有敌人。 活着,就不要太在意别人的批评,因为,你再用心、慈悲,也无法尽如...
释迦牟尼佛在王舍城告诫诸位比丘说:供养父母哪怕仅仅一点,也能够获福无量,即使是少许作了一些不孝顺的事情,也会...
(上) 《莫到老来方修道》,我们继续讲第九修持门的净念门。那我们常说念佛,念佛。今天讲的这个修持门的版块才是...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后,便前往王舍城宣说佛法,以度化憍陈如等人。 当时,释提桓因、频婆娑罗王也各带领了八万四千...
众生心性,与佛无异。但以迷而未悟,故长作众生。华严如来出现品云,奇哉奇哉,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
【原文】 今念佛求生净土,正返迷归悟,至圆至顿,概以梦幻扫之,可乎哉? 今人于梦幻妻子家缘不能当下割舍,梦幻功...
三圆满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三集谛 | 下篇:三涂 |
(人名)Buddhasena,三藏法师名。译曰觉将。见开元录三。...
鼓山圣箭
般若威力
意业非戒
法电
萨达磨芬荼利迦
如来受乳糜及麦蜜处
往生集
六处缘触及触缘受
迦兰陀竹林
行苦
三尊
【大藏经】【注音版】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入楞伽经断食肉品
【大藏经】华严经·净行品

把迷梦叫醒,向自心中唤

凡夫自作多情,把它弄假成真
遇到逆境才有机会消业障

对父母做了少许不善,定得大苦报

这十种念佛,就是利用种种习性来入道
佛度憍陈如

但以迷而未悟,故长作众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