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经法,有上、中、下三品之别。即:上品以神听闻,中品以心听闻,下品以耳听闻。 p57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法华经所说十如是之一。初之如是相为本,终之如是报为末,从本之相,至末之报,究竟平等一如,谓之究竟等。...行事钞·随戒释相篇:“颊食者,令两颊鼓起,如猕猴状也。”(事钞记卷二五·四一·九)...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载,于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大通智胜如来,未出家时有智积等十六位王子。彼成佛...(譬喻)天台依涅槃经喻之于第五时之法华涅槃。真言依六波罗蜜经譬之于陀罗尼藏。其他诸宗各喻其自宗。涅槃经十四曰...【三种乐生】 p0185 瑜伽五卷六页云:复有三种乐生。或有众生、用离生喜乐灌洒其身。谓初静虑地诸天。是名第一乐生...自共二相者。 一、自相 诸法自体,唯局法体不通于余,唯证智知,言说不及,是名自相。 二、共相 通在诸法...(术语)谓比丘之旅行也。释氏要览下曰:今僧游行,嘉称飞锡,此因高僧隐峰游五台,出淮西,掷锡飞空而往也。若西天...禅林用语。又作没朕迹、断消息。原意即不留言语和行为之迹象;在禅林中,转指彻底大悟之人。此等彻悟之人,无论言语...指阿弥陀佛摄取念佛者往生净土之誓愿。又作摄取至心欲生愿、诸缘信乐十念往生愿、闻名信乐十念定生愿、十念往生愿、...明代末年僧。生卒年不详。浙江仁和人,俗姓李。明末为避世乱,于正保二年(1645)至日本长崎,任兴福寺三世住持,号...清代画僧。江苏吴县人。字石莲、石濂、石湖,号厂翁。住广东长寿寺。康熙年间,越南国王阮福周迎往说法,颇受信重。...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龙藏本)...一个凡事都爱摆大道理的老山羊正悠闲地在河边散步,它看见一只大鸟在河边饮水,便说:你只顾在这里喝水,却完全不知...
2008年的时候我刚入行经商时,和一个老板有业务往来,当时他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那时上海的装修行业正是兴旺之时,...
问: 如果一切都是虚妄不实的,那有必要去分辨是非善恶吗? 净界法师答: 提出这个问题是有一个很严重的障碍。一切...
我们这样染污于三惑的薄地凡夫,怎么能够顿然地感通上智慧圆满、被称为佛中之王的阿弥陀佛呢?怎么可能当生就到西方...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追求一个善字:待人处事,强调心存善意、向善之美;与人交往,讲究与人为善、乐善好施;对己要求,...
先看总说,师修净土,久而弥笃。这是一个总说,印光大师修净土。有些人修净土以后,他修一修就退转了。但是印光大师...有一次我去爬山,遇见有人带著一只狗,狗看到我这个老和尚,也许是陌生吧,就对著我猛吠,一面虚张声势,一面又害怕...问: 超度亡人为什么念经? 答: 超度的时候念经,是超度亡人渡过苦痛之海,而到于无苦难之境地。这个意义比世间追...
三品听法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三品悉地 | 下篇:三垢 |
(771-853)唐时高僧,名灵佑,福州长溪人,参百丈怀海禅师,究明心法,值武宗毁佛,裹头隐藏于民间,大中初,还沩...
如是本末究竟等
颊食戒释名
十六王子
醍醐喻
三种乐生
自共二相
飞锡
没踪迹
念佛往生愿
逸然性融
大汕
【大藏经】【注音版】暮时课诵--单日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好为人师的老山羊

诱惑与陷阱--上亿身家的老板是怎样沦落为民工的

一切都虚妄不实,还有必要分辨是非善恶吗

薄地凡夫如何能感通上佛中之王

播种善良,才能收藏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