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卷三化城喻品载,于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有佛名大通智胜如来,未出家时有智积等十六位王子。彼成佛道后,十六王子皆出家为沙弥,从佛闻三乘教,过二万劫,闻法华经,悉皆信受。后佛住禅定亘八万四千劫,其间十六沙弥各升法座,为四部众广说法华经,终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现于十方国土说法。即东方作佛之阿閦、须弥顶,东南之师子音、师子相,南方之虚空住、常灭,西南之帝相、梵相,西方之阿弥陀、度一切世间苦恼,西北之多摩罗跋栴檀香神通、须弥相,北方之云自在、云自在王,东北之坏一切世间怖畏、释迦牟尼。[法华经文句卷七下、法华义疏卷八] p38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名数)一胜应身,应初地已上菩萨之机,而示现殊妙尊特之佛身也。一劣应身,应初地以下乃至凡夫之机,而示现劣恶之...相对于显密二教之文殊菩萨像,禅门所用之文殊菩萨像体黑,发长,蒲衣,偏袒右肩,右手持梵箧,此像称为草衣文殊。约...【应如是嘿】 p1400 瑜伽九十七卷八页云:应如是嘿者?谓于五时,应当宴嘿。谓或纷扰故,或相诽拨故,或违诤而住故...(术语)谓弥勒菩萨。以其自今经五十六亿七千万岁于此界出世成道而化导众生故也。...(杂名)以草所造之庵也。法华经信解品曰:犹处门外,止宿草庵。往生要集上本曰:当知草庵瞑目之间,便是莲台结跏之...(菩萨)指大悲菩萨而云。即观音菩萨也。请观音经曰:一切佛兴世安乐众生故,异口各各身端坐金刚座,口出五色光莲华...又名清凉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山西五台县,相传为文殊菩萨的道场。...【五种学生差别】 p0274 瑜伽十四卷十七页云:又有五种离欲界欲、未尽余结、学生差别。一、住中有,便能究竟得般涅...羯磨疏·诸众自恣篇:“行解具故,名为大德。”(业疏记卷二一·二一·一九)...【世俗灭谛】 p0510 集论五卷十三页云:何等世俗故?谓以世间道摧伏种子所得灭。是故世尊别名说为彼分涅槃。...【感无苦行】 p1249 瑜伽七十一卷九页云:感无苦行者:谓修性福业事。...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大城竹林园中,与大苾刍众五百人俱。 时,有众多苾刍身患痔病,形体羸瘦、痛苦萦缠,于...普贤菩萨行愿赞...
天有黑白,月有圆缺,就人的健康和体力精力而言,人生亦是如此。人生如果按百年计算,50岁以后的人生应该进入下半场...
净土本可无修,修是因为众生迷失真心才不得不有种种法门的施设。法门平等本无高下,高下是由于众生的根机不同而有差...
整个净土成败的关键,就是在发愿。我们心中都有很多的愿望,这些愿望对你的生命会产生引导的力量,所以你不能只知道...虚云老和尚上在云居山茅棚示寂,遗言开示: 农历九月十二日,至十二时半,公唤侍者一起进来,举目遍视,有顷,曰:...
原文: 汝之性情,每好作无谓之话说。汝家不充裕,兼有老亲①,何得云欲觅清净处所,而一心办道乎。且汝在电局,若...这一次的灾难,我们就不禁要问,地震到底是什么因果?海啸是什么因果?为什么会死这么多人?这里面难道没有一个是冤...从前印度的弥兰王请教 那先比丘 :人死后有来生吗?那先比丘回答:当然有来生。弥兰王不解:人有来生,为什么我看不...
【十方如来。含此咒心。于微尘国。转大法轮。】 这个《楞严咒》的咒心就是佛的真法身,真法身而示现的报身是卢舍那...
十六王子
【佛光大辞典】
上篇:十六心 | 下篇:十六玄门 |
最高至极之禅。出自大智度论卷十七,天台宗以之为“超越三昧”之异称。大智度论卷十七(大二五·一八七中):“诸禅...
二应身
草衣文殊
应如是嘿
当来导师
草庵
大悲者
五台山
五种学生差别
大德
世俗灭谛
感无苦行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佛说疗痔病经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赞

下半场的人生需要做一些减法

净土法门具体怎么修法

修习净土的人常犯两个毛病
虚云老和尚最后的遗言

若修念佛,则实为稳当之极
火灾、水灾、地震、海啸的因果
不死种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