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七十一卷九页云:感无苦行者:谓修性福业事。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为佛及转轮圣王所具足三十二相之一。即双颊丰隆之相,犹如师(狮)子王之颊。(参阅“三十二相”507) p6364...【空有二宗】 指空宗与有宗。空宗,乃主张一切皆空的宗派;有宗,乃主张诸法为有的宗派。小乘佛教中,俱舍宗属于有...又作轮番。指相互交替轮值管理寺院之职僧。禅林象器笺杂行门:“自上位差,次第到下位,复还及上位,若车轮环转,故...(术语)受戒也。纳受戒体于身中之义也。传灯录(赵州谂禅师章)曰:童稚于本州扈通院从师披剃,未纳戒。...禅宗公案名。又作大光这野狐精。乃唐代禅僧大光居诲与一僧之问答。碧岩录第九十三则(大四八·二一七上):“僧问大...据出曜经卷十五利养品下载,调达比丘染着世利,以其神通,受阿阇世王太子之供养,世尊遂以此警诫诸比丘,并以芭蕉、...佛陀之教法,经僧众及阿育王、迦腻色迦王等护法者之大力宣扬,渐及全印度,并扩展至其他区域;向南传至锡兰(今斯里...(名数)一是心不杂一切之烦恼。二是心相续不贪异乘。三是心坚牢,一切外道无能胜者。四是心一切众魔不能破坏。五是...亦名:沙弥别行篇、沙弥篇 子题:信为道原功德母、智是出世解脱因、室罗末尼罗、求寂、皓首、面墙 行事钞·沙弥别行...又作求道。指游方他地或他国,而冀望能求得佛法,或请回佛像、经卷等。高僧法显传、北魏僧惠生使西域记、大唐西域记...(故事)于法华经劝持品受未来成佛,号为一切众生喜见如来之记别。...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室罗筏住誓多林给孤独园,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一切皆是尊宿声闻众望所识大阿罗汉,...无量义经...君不见。绝学无为閒道人。不除妄想不求真。 无明实性即佛性。幻化空身即法身。法身觉了无一物。 本源自性天真佛。五...
疏文: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意盖如是。是则禅宗、净土,殊途同归,以不离自心,即是佛故,即是禅故。彼执禅而谤净土...
大佛的建设意义与建设理念 东林寺净土苑的定位是纯宗教场所,是纯粹为弘扬佛法、为修行而建的一个道场。大佛建造的...
戒嗔还不是和尚的时候,也是生活在山里,那还是十几年前,戒嗔当时还算一个小孩子,没有经文的约束,比起现在要顽皮...问: 福德与功德有何区别,净业行人应如何修功德? 答: 所言福德,是以有所得心,修五戒、十善乃至六度万行,自然...当我们观察周遭的人时,常常可以发现,性情暴躁、容易为小事动怒的人,身体大多也有些毛病,例如肝功能不好、内分泌...
佛陀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位老先生因妻子过世,和儿子相依为命。家境贫穷的他,觉得在世间非常艰苦,便起了...问: 我学净土法门,也念佛。我觉得如果阿弥陀佛能经常示现让人看到,人们对净土的信心会增强的;念佛过程中阿弥陀...
问: 请问日常生活中,如何锻炼觉照?初学者从何下手?如从心下手,又怎么下手?每每都是事后,为何不能当下,甚至...
感无苦行
【法相辞典】
【感无苦行】 p1249
上篇:感财富行 | 下篇:饮食转变种类过患 |
(罗汉)十六罗汉之一。...
颊车如师子相
空有二宗
轮差
纳戒
大光作舞
怀胎喻
佛教入传
初发心四十一义
行事钞沙弥别行篇第二十八
求法
憍昙弥授记
【大藏经】称赞净土佛摄受经
【大藏经】【注音版】无量义经
【大藏经】永嘉证道歌

禅与净土殊途同归

无处不在的恭敬--东林大佛的设计与建造历程

不肯出门的戒嗔
福德与功德有何区别
圣严法师:心理健康了,身体才会健康

孝子驱蝇误杀父亲 转世受报了断前因
大安法师:佛为什么不示现来让人增强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