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林用语。又作没朕迹、断消息。原意即不留言语和行为之迹象;在禅林中,转指彻底大悟之人。此等彻悟之人,无论言语行履、语默动静,皆能自然流露自由自在、悠然无碍之境界。从容录第七十四则(大四八·二七四上):“没踪迹,断消息;白云无根,清风何色?” p297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以深固之心信法也。维摩经佛国品曰:深信坚固,犹如金刚。教行信证信卷曰:深心即是深信,深信即是坚固深信...(譬喻)众生之心性,为本来清净之佛性,故譬之为明珠。心珠歌曰:此心珠如水月。梁简文帝文曰:心珠可莹。...僧之雅名。高僧传载,魏僧支谦细长黑瘦,眼多白而睛黄,聪明多智,时贤称之为支郎。其后,支郎一词乃转用为僧人之雅...(一)地、水、火、风等四大,与色、香、味、触等四微,总称为八法。(一)地大,地以坚碍为性,谓眼耳鼻舌身等,称为地...子题:两舌戒必待传说结犯 行宗记释云:“欲申两戒结犯之意。答中,初明 两舌 , 必待传 说 。此下,次明此戒,听说...指释尊自成道至灭度之一生中所说之教法,即三藏、十二部经、八万四千法门等。又作一代教、一代诸教、一代教门。 p2...(?~1289)宋末曹洞宗僧。太原(山西)汾州阳城人,俗姓魏。字崧山。少即颖悟过人,笃好宗乘,礼本乡智禅师剃发受...即观无量寿经所说之善根。二善者,定善、散善。三福乃世福、戒福、行福。(参阅“二善”213、“三福”647) p214...(一)梵语 rajas,巴利语 raja。为显色之一。即青、黄、赤、白、云、烟、尘、雾等十二种显色,与方、圆、长、短等八...(术语)五果之一。从善因生善果,从恶因生恶果,从无记因生无记果也。例如从前念之不善心生后念之不善心或不善业也...(术语)又略曰共惑。对于自相惑而言。即诸法缘共通之苦,空,无常,无我等相而迷之,执苦为乐,空为有,无常为常,...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人道难生,佛乘难遇。失此不求度脱,千生万劫何期? 暇满当中主要有两个:第一个,你要得到人身;第二个,遇到佛法...一个人要想进步,就是要学习佛的三藏十二部讲的戒定慧的内容,就是要通过闻思修来获得,听闻学习,思惟实践。只要一...念佛求生净土一门。元是要了生死大事。故云。念佛了生死。今人发心。因要了生死。方才肯念佛。只说佛可以了生死。若...在佛教史上,有一位号称菩萨皇帝的这么一位君主,就是梁武帝。梁武帝曾经除了跟达摩祖师有过法上接触之外,他还特别...前面讲到受持的方法,以下讲到忏悔方法。首先我们看看为什么要忏悔,忏悔的意义何在。先看犯了罪以后有什么后果。 ...有个别同修,认为一个人若不报父母恩,是没有恶报,这种说法是一种明显的邪见,违背世尊的教理,违背因果缘起的法则...佛教持戒的目标,并不是求死后升天,或是求来世的享受,佛教持戒建立在安定身心,精神集中,当你精神集中就观察思惟...祇树给孤独园是佛陀行脚弘化当中的一个重要的道场,它的由来也有一段殊胜的因缘。 波斯匿王统治的舍卫国,在城外几...
没踪迹
【佛光大辞典】
上篇:没意智 | 下篇:没檗蓝 |
古印度人认为自己所说的语言,与梵天相似,故印语又称为梵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