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法相宗所诠显三性相对之中道(非有非空),为法相宗中道义之根本。与“一法中道”相对称。又作三性相对中道、言诠中道。即就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等三性之对望所立之中道义。法相宗以遍计所执性为妄情,故判为空;以依他所起性为众缘和合,故判为假有;以圆成实性为真实如常,故判为真空妙有。若此三性为一法上之三性,则其法即为非有非空之中道;反之,若各就其一性立中道之义,则称一法中道。成唯识论卷七谓,我法非有,空识非无,离有离无,故契中道,此即本说。盖遍计所执性之我法,为情有理无,故为非有;依他起性为理有情无,即众缘和合之假有,故非无;圆成实性为真空妙有,故为非无。既非有非无,实与中道契合。[成唯识论述记卷七末、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本](参阅“三性”563) p56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三种无表】 p0182 俱舍论十四卷一页云:论曰:此中无表,略说有三。一者、律仪。二者、不律仪。三者、非二。谓非...(杂语)佛教苦行之事,自烧其指,以表示其信仰之诚也。北史曰:并令烧指吞炭,出家为尼。韩愈文曰:焚顶烧指,百十...有情之种性共有五种分别,即声闻乘定性、缘觉乘定性、菩萨乘定性、不定种性、无种性。凡于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中...西域古王国。又称渠沙国。即今新疆省莎车县,位于塔里木河上流,首都为叶尔羌。南通印度,西通阿富汗,乃边防交通重...(术语)可招恶果之恶事种也。璎珞本业经下曰:是故善果从善因生,是故恶果从恶因生。...梵名 Vālmīki。又译作跋弥。意译蚁垤。相传为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耶那(梵 Rāmāyana)之作者。有关其神话之传说很...(名数)一信根本,真如之法为诸佛之师,众行之源,故云根本。信乐真如之法也。二信佛,信乐佛之大功德也。三信法,...四业之一。又称不定受业、不定业。谓所造作之善恶业,因其势力微弱,尚无法决定将于何世受果报,此业即称顺不定受业...谓诸法各无体,借他故有,是名为假。说假有三: 一、因成假 因他而成,是因成假。 二、相续假 相续而有,...全称“本有金刚界自在大三昧耶自觉本初大菩提心普贤满月不坏金刚光明心殿”。略称不坏金刚光明心殿。指大日如来智法...谓诸法皆同于一理。宇宙一切诸理,无始无终,不增不减,同一平等,故称一理。又理性融摄,其大无外;诸法虽殊,理原...六度集经卷第一 布施度无极章第一(此有一十章) 闻如是: 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大宝积经》云:菩萨应舍愦闹乐于寂静,舍诸世话观于实义,舍于众务及诸戏论,修出世道慈念众生。 佛言:弥勒,初...
《周易》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你是什么分什么社会角色、家庭角色,你就要做相应的道德行为,...
一切依发心而定 懂得如何过日子极为重要。我们必需知道什么是修行,什么不是修行;或者什么是佛法,什么不是佛法。...感情问题,从佛法立场来看,势必从生命现象的角度分析;因为感情,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譬如中国人讲的五伦,就是...就是嫉妒障碍!看人家做好事总是眼红、心里不是滋味,不但不随喜赞叹还泼冷水。有此小心眼,一切善功德皆不能成就,...
在一座山上有一茅舍,住着一个比丘僧。比丘对佛法真可谓精进持戒,毫不懈息。 从日出到日落,从日落到日出,他足不...我们的生命中,可能还是有很多众生、有很多缘并不是投我们觉悟的赞成票的,我们要面对这些缘。这些缘的出现,也是因...问: 何可心静,何可忘情?心燥由万事起,情却为一人伤。看得清喜怒哀乐,却做不到置身事外。 明奘法师答: 心静多...
三性对望中道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三性业 | 下篇:三所依 |
(名数)五五之方便,即二十五方便,略曰五方便。天台所说修四教观法前方便之加行也。【又】天台大师就念佛门明五重...
三种无表
烧指
定性
莎车国
恶因
瓦勒米奇
四种信心
顺不定受业
假
光明心殿
一理
【大藏经】六度集经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世话、戏论、愦闹的二十种过失

顺着道德去做,就能得到五种福报

让生命每一刻都变得有意义
惠空法师《从佛法观点谈感情问题》
妙莲老和尚:人最折福之处是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