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情之种性共有五种分别,即声闻乘定性、缘觉乘定性、菩萨乘定性、不定种性、无种性。凡于声闻、缘觉、菩萨等三乘中,各具有唯一种子之众生,即称定性。又具有二种或三种种子之众生,称为不定种性;不具三乘之无漏种子,仅具有人、天之有漏种子者,称为无种性。三种定性加不定种性、无种性,合为五性。法相宗依此而立“五性各别”说。[大乘入楞伽经卷二、大乘庄严经卷五、瑜伽师地论卷二十一、成唯识论卷二、大乘法苑义林章卷一末](参阅“五种性”1179) p317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乌波】 或云萨遮,此云有。婆沙云:有是何义,谓一切有漏法是。佛言:若业能令后生续生,是名为有。华严云:...根本的教师。佛教以释迦牟尼佛为根本的教师,其余为受业之师。...(术语)唯识修道五位之第四。...【终】 p1037 瑜伽八十四卷十一页云:终者:临死时故。 二解 如死差别中说。...(术语)梵语剌者Rajas,希求之义,希求尘境也。唯识论五曰:云何为欲?于所乐境希望为性。勤依为业。俱舍论四曰:...【不定有六】 p0328 因明入正理论云:不定有六。一、共。二、不共。三、同品一分转,异品遍转。四、异品一分转,同...天台宗正修观法二十五方便五科中之第二。谓诃斥色声香味触等五境。五境本非欲,然其中有爱味,能令修行者引生欲心,...亦名:求用雨衣戒缘起、雨浴衣戒缘起 子题:毗舍佉母八愿、八愿 含注戒本·三十舍堕法:“佛在舍卫, 毗舍佉母 请佛...世间之义,概要言之,迁流虚伪,不常不实。而凡夫处此不常不实之世间,有种种妄惑业染苦报等无量迷着之相状,是为世...(一)梵语 catvāri dhyānāni,巴利语 cattāri jhānāni。又作四禅定、四静虑。指用以治惑、生诸功德之四种根本...(术语)四相违之第三。有法者,宗之前名辞,自相者,于其前名辞发表之事件,相违者,反对之意。即谓立者所设之因,...(龙藏本)...文殊菩萨心咒: 嗡ong 阿a 喇la 巴ba 札zha 那na 谛di 1.持诵文殊五字咒(文殊菩萨心咒、亦称文殊智慧咒)的主要功德,...(根据印光大师校定本校对)...问: 信愿持名,如何强化信愿?法门无量誓愿学和一门深入如何理解及处理好其关系? 大安法师答: 信、愿、行三资粮...人之入道,各有时节因缘。既因文钞而知佛法,从事修持,即是皈依。不必又复行皈依礼,方为皈依。不行皈依礼,不名皈...
【原文】 吾人是生死凡夫,不可瞎造谣言。己所知者,不可不提倡,所不知者,何可妄充通家,而糊涂赞扬乎。风鉴家固...
我们看最后的结示。 (一)内观真如 安住心性,不随妄转。 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 故我念佛心,全体即法界。 (...
一个念佛人,在他的心念和行为上,最要紧的是敦伦尽分。敦,是行持,伦,是五伦关系,伦常,君臣、父子、夫妇、朋友...问: 临终助念时,对亡者的开导很重要吗? 大安法师答: 一切不学佛的人,在临命终时,我们尽量要创造机会让他听闻...鉴真和尚刚刚剃度进入空门时,寺里的住持见他天资聪慧又勤奋好学,心里对他十分赞许,但却让他做了寺里谁都不愿做的...
你们看过《西厢记》、《红楼梦》没有?男女害相思病的时候,茶不思、饭不想,你们大概没有这种专情的经验。现在男女...
定性
【佛光大辞典】
上篇:定印 | 下篇:定果色 |
【远离杀生】 p1257 法蕴足论一卷九页云:何等名为远离杀生,而说名为乃至命终远离杀生邬波索迦第一学处?卽前所说...
乌波
本师
修习位
终
欲
不定有六
诃五欲
过前求雨衣过前用戒缘起
世间相
四禅
有法自相相违因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文殊菩萨心咒
【大藏经】【注音版】普贤菩萨行愿品
信愿持名,如何强化信愿
印光大师教你正确烧纸钱

专靠地理,不如专靠心德

内观真如,外顺弥陀

念佛人的为人处世
临终助念时,对亡者的开导很重要吗
泥泞留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