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术语)依上所说无明无始之理,生死之无始,其理分明。但无终依别圆二教而异其义,别教已下为有终,以断九界而入佛...【耆婆耆婆迦】 此翻生,胜天王云生生。或翻命,法华云命命。杂宝藏经云:雪山有鸟,名为共命。一身二头,识神...坐法之一。又称半跏正坐、半跏坐、半结跏、半跏、半坐、贤坐。俗称单盘坐。即单趺一足,跏于另一足上之安坐法。若两...(术语)对于师而谓有檀家之契也。...(譬喻)法华经所说三兽之一。以譬一乘法。...(1197~1276)南宋临济宗杨岐派僧。日本临济宗兀庵派之祖。兀庵,又作兀庵。西蜀(四川成都)人。自幼出家,初习唯...为金刚般若经中之名句。又称无住心、非心。与般若心经中“空即是色”义同。意即不论处于何境,此心皆能无所执着,而...即密教之三解脱门,亦即行者于行法之初、中、后作此观。三三昧为吽字之三摩地,其吽字具有三解脱之德。据大日经疏卷...【法无差别真如】 修唯识行,第四修习位的十真如之一。这是第七地断细相现行障所证,此真如虽多教法,安立胜义法界...(传说)九会之次第未见本经究谁图示之耶?或云龙猛菩萨开南天铁塔时,空中现九会之尊位。或云金刚智三藏从龙智受之...为八识中之第六识,是依第七识末那为根(意根)生起。所缘的是过去、现在、未来之法尘,发生认识的作用。又意识分为...禅秘要法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复有五百大德声闻:舍利弗、大目揵...往生论...凡趣圣道悟解真宗。修心要论若其不护净者。一切行无由取见。愿善知识如有写者。用心无令脱错。恐误后人。 夫修道之本...
在一个父母离异、舅舅痴傻、爷爷病痛大半生、奶奶跳楼自杀的家庭里长大,我的生活始终笼罩着浓重的阴云。在家人的共...两个穷困的男孩,在城市和乡间挨家挨户乞食维生。其中一个男孩出生时就瞎了,另一个男孩协助照顾他,两人就以这种方...
僧诲洲参,师问曰:汝出家为什么? 曰:为求出苦。 师出:以何法而求出苦? 曰:我资钝,但念佛。 师曰:汝念佛常间...
我们要学证到空性、实相般若,离不开文字。就是要多闻,多闻之后,文字般若有了之后,才能去观照,才能去修行。没有...
原文: 董文恪公为少司空时,云昔在富阳村居,有村叟坐邻家,闻读书声,曰:贵人也,请相见。谛观再四,又问八字干...
出家,就是看破红尘,辞亲割爱,摆脱世俗之家,舍弃世间荣华富贵、名利地位,甘于清净的生活,代佛传灯,修行办道。...1、相信因果 有因必有果,因果通三世,因果定律是宇宙人生的第一真相。想学佛首先要知道因果,并且相信因果的道理。...
疾病有三类:一是业障病,宿世的恶业;二是内伤,五脏六腑受到伤害,叫内伤;三是外感,外面的风、寒、暑、湿,邪气...
乌波
【翻译名义集】
【乌波】或云萨遮,此云有。婆沙云:有是何义,谓一切有漏法是。佛言:若业能令后生续生,是名为有。华严云:何等名有为法?所谓三界众生。婆沙云:漏是何义?答:住是漏义。凡夫至此,被留住故。浸渍是漏义,至三有顶,常浸渍故。流出是漏义,垂尽三有,还出下故。持义、醉义、在内义、放逸义,并是漏义。成论云:失道故名漏。律云:痴人造业,开诸漏门。文句云:漏谓三漏。妙乐云:一欲漏,谓欲界一切烦恼,除无明。二有漏,谓上两界一切烦恼,除无明。三无明漏,谓三界无明。又辅行释有流云:有即三有。流谓四流。一见流,三界见也;二欲流,欲界一切诸惑,除见及痴;三有流,上二界一切诸惑,除见及痴;四无明流,三界痴也。于此三处,因果不亡,故名为有。为此四法,漂溺不息,故名为流(婆沙问:缘起缘生,有何差别?答:或说无有差别,缘起缘生,皆有为法。或有说云亦有差别,因是缘起,果是缘生)。涅槃云:有漏法者有二种,有因有果。无漏法者亦有二种,有因有果。有漏果者,是则名苦;有漏因者,则名为集。无漏果者,则名为灭;无漏因者,则名为道。
上篇:般那 | 下篇:萨迦耶萨 |
【真如差别多种】 p0920 佛地经论七卷一页云:真如卽是诸法实性,无颠倒性。与一切法,不一不异。体唯一味,随...
生死无始无终
耆婆耆婆迦
半跏趺坐
檀契
白牛
兀庵普宁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密教三三昧门
法无差别真如
九会曼陀罗创起
意识
【大藏经】禅秘要法经
【大藏经】【注音版】往生论
【大藏经】最上乘论

在「不幸」之中获得觉悟的机会
弯曲的牛奶布丁

睡梦中念佛不断,方有出苦分

坐禅就能开悟吗

相同八字与不同命运

一个家庭两代人,母亲和儿子都出家了
学佛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