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密教之三解脱门,亦即行者于行法之初、中、后作此观。三三昧为吽字之三摩地,其吽字具有三解脱之德。据大日经疏卷九所载,真言以最后吽(,hūj)字为体,具足三密解脱门。谓吽字上有空点,即大空之义,亦即空解脱门;本体为 (ha,诃)字,以离因缘,故为无相解脱门;下有 (ū,邬)字三昧点,以本不生,故为无作解脱门。如是三门,一切诸障所不能趋入。秘藏记钞卷四载,先于行法之初作之,次于行法之中将入字轮观时再作此观,次于行法已,复作此观。空点,表示远离有空之所作,观诸法平等,不愿生死、涅槃,故至空解脱门;诃字本体表示无相,即空亦空之义,断除空之执着;邬字,为本不生之义,故无所愿求,即无作解脱门。三三昧之建立,显教多就遮情去执之观而说之。密教则就深义,于表德之上而论之;或以空、无相为遮情去执,无愿为表德。若就表德之义而言,空为一切诸法无碍涉入之义;无相为万德轮圆无尽之义;无愿,即行者本来具足金刚、胎藏二部曼荼罗之德,故无所愿求。[秘藏记卷本](参阅“三三昧”521) p448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指善与恶。若再加上无记,则合称为“三性”。一般而言,善指顺理,恶指违理。然于经论中有多种不同说法,依成唯识论...(杂名)梵语六十刹那为一息。十息为一罗婆。见法苑珠林。...(名数)是丛林转读大般若经时,揭释尊与此十六神也,载于陀罗尼集经三。般若波罗蜜大心经曰:达哩底啰瑟吒大将,禁...【舌处】 p0633 品类足论二卷十四页云:舌处云何?谓舌,是味已正当能尝,及彼同分。...又名大寂定三昧,或大寂静妙三摩地,即如来所入的禅定,因此禅定脱离一切的散动,究竟而寂静,故名大寂。...【地界】 四大中地大的别名,地大以坚实为性,通一切物的坚实部分,故称地界。是为造作一切物质的四元素之一。...(譬喻)众僧一味和合,譬如海也。释氏要览下曰:海众,增一经云:众僧如彼大海,流河决水以入乎海,便灭本名,但有...(经名)一卷,失译,附东晋录。波琉璃国王遣使,求佛法之要。佛使以木槵子百八称佛陀达磨僧伽之名,并分别功德之浅...【段食何时建立为食】 p0857 瑜伽五十七卷二十五页云:问:段食何时建立为食?答:于变坏时。若受用时,建立触...禅宗公案名。禅苑蒙求卷中(卍续一四八·一二○下):“魏府大觉禅师,僧问:‘学人仗镆鎁剑,拟取师头时如何?’师...【一切门静虑】 p0008 瑜伽四十三卷三页云:云何菩萨一切门静虑?谓此静虑,略有四种。一者、有寻有伺静虑,二...晚课蒙山施食仪...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祗陀园给孤独精舍。时已深夜,有一天神殊胜光明遍照园中,来至佛所,恭敬礼拜,站立一旁,...优婆塞戒经...
功过是不能抵销的,我们用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来做比喻,瓜的因不好,代表恶,豆代表善。我的瓜种下去了,现在知道错...
原文: 经云:人身难得,佛法难闻。若非宿有因缘,佛经名字,尚不能闻,况得受持读诵,修因证果者乎。 然如来所说,...
问: 由于弟子根机陋劣,且语文程度也不好,对于义理深奥的经典与祖师们的著作也很难契入,常常就是草草读过而已,...
寒冷的冬天一来临,对全身器官都是一次全新的考验。面对这个气温骤降、风大干燥的季节,我们身体里的有些器官能抗寒...
我常说:开悟很困难,往生很容易。修行人要大彻大悟,见到平等的空性。禅宗云:圣人见体,凡夫见相。圣人看到毕竟空...
《六度摄论释》云:能灭尽忿怒怨仇,及善使自他安隐。故名为忍。 《优婆塞戒经》说:佛言善男子,忍有二种:一者世...
我们今生有一个生命体;这个生命体是怎么来的呢? 从过去而来。 佛教说因缘观─诸法因缘生。其实这一句话有两层意思...吃肉无论是对个人的身心健康,还是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来讲都是极为有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人的生理结...
密教三三昧门
【佛光大辞典】
上篇:密庵沙盆 | 下篇:密教五大 |
(人名)日本僧,为始入印度之人。段成式酉阳杂俎前集三曰:国初僧玄奘,住五印取经,西域敬之。成式见倭国僧金刚三...
善恶
罗婆
十六善神
舌处
大寂定
地界
海众
木槵子经
段食何时建立为食
大觉引颈
一切门静虑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吉祥经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过失与功德能否相抵呢

幸遇大乘诸经,方知衣珠固在,佛性仍存

如何契入佛经和祖师的著作

人体七个器官最怕冷

开悟很困难,往生很容易

诸经释忍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