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名 Vālmīki。又译作跋弥。意译蚁垤。相传为印度著名史诗罗摩耶那(梵 Rāmāyana)之作者。有关其神话之传说很多,相传其为婆罗门种姓,幼为父母遗弃,被山中野人收养,经常偷盗抢劫,迭造杀业。一次,遇一仙人,令其反覆念诵罗摩之颠倒写法摩罗,因专心念诵以致蚁垤集身而不知觉,仙人遂使之成仙,蚁垤之名,据称即由此而来。一日,正行祭祀,见一鸟为猎人射死,乃念一诗,此时梵天从天而降,使之吟成罗摩耶那,而得诗祖之誉。 p204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东晋瞿昙僧伽提婆译。乃佛陀为波斯匿王分别一切智及四姓之胜劣所说之经典,现收于大正藏第一册中阿含经卷五十九。 ...【能成次第】 p0894 瑜伽八十一卷十六页云:又复说言:为何义故盛美出家?由见老病死等法故。此言显示能成次第...禅定之一种。阿罗汉等圣者于修四禅定、四无色定、灭尽定等九次第定时,观息、色、心三事之禅法。又作通明观禅、通明...1、小乘修道的过程有七方便,即三贤四善根。三贤者,即修五停心观、别相念处、总相念处之位。所谓五停心观,即以五...(修法)佛眼尊之修法也。佛眼尊为佛母,故云明妃。大毗卢遮那佛眼修行仪轨有佛眼明妃之目。瑜祇经佛眼尊之所说有五...(术语)愚恶之凡夫,不能断罪,则随犯随忏悔,以消除其罪也。往生礼赞曰:无间修,所谓相续恭敬礼拜,称名赞叹,忆...乃古代印度计算极大数目之名称,即于亿位以上次第自乘所成之数。又称百二十一转。出自旧译华严经卷二十九、新译华严...(经名)法华三昧经。一卷,刘宋智严译,众会欲问佛,佛放口光,遍照十方,即不见佛。大众各入三昧亦观察不可得。罗...Zhongguofojiaochuanji 中国佛教僧人列传。初见于魏晋南北朝。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别传。个别高僧的单篇传记...解释经典方法之一,即提出诸法之体。乃为建立某种主张而使其主要内容清楚明确之方法。体,体质或体性之意。即解释经...手结印契。密宗的修法,要手结印,口念咒,意观想,这样才能做到三密相应。...优婆塞戒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天台止观有四本:一曰《圆顿止观》,大师于荆州玉泉寺说,章安记为十卷;二曰渐次止观,在瓦官寺说,弟子法慎记,本...
净法也是一念心生,染法也是由你心生,都是你现前的体性。这就鼓励我们,我们跟一切诸佛菩萨、跟地藏王菩萨,乃至我...
第一个最大的差别就是 名言熏习。 这个名就是名字,言就是言说。我们内心依止不同的名字、言说,会产生不同的思想,...
过去,佛陀曾住在迦毗罗卫国的尼拘律园。一日,斛饭王的长子摩诃男听说三个月的安居过后,佛陀就要继续到各地弘化游...人往高处爬,水往低处流。是必然的理则,否则将滞留停顿,终究迷失悔恨。 你们在小的时候,都曾梦想将来长大了,要...
昔日,世尊在负弥城随缘度化。有一天,佛陀告知阿难尊者一起前往波婆城,尊者回答:是的,世尊!阿难随即严整衣钵,...人保持健康,不仅要认识病从口入,而且不要忘了我们的老祖宗黄帝内经上开宗明义说的一句话「百病从心生」。你可以看...
持戒对修行很重要 学佛不论修何法门等,总以持戒为本。如不持戒,纵有多智,皆为魔事。 修学者必须依佛戒,戒为无上...
善导大师举出了一个水火二河白道喻,这个白道喻非常重要。请看疏文: 又白一切往生人等,今更为行者说一譬喻,守护...
瓦勒米奇
【佛光大辞典】
上篇:瓦师 | 下篇:瓦经 |
(天名)梵名战捺罗,旃陀罗,战达罗Candra,又有苏摩Soma,苏摩提婆Somadeva,印度Indu,创夜神Niśākara,星宿王...
一切智经
能成次第
通明禅
三贤
佛眼明妃法
随犯随忏
百二十转
法华三昧经
中国佛教传记
出体
结印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大藏经】修习止观坐禅法要

念诵地藏菩萨名号能离一切障缘

支配人生的三大力量

如法修行 如佛亲教
不要怕错,只怕不做

以至诚心供佛,获大利益果报
百病从心生

若不持戒,纵有多智皆为魔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