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一切有部所立之教义。意指过去、现在、未来三世真实存在。大毗婆沙论卷七十七载说一切有部四大论师之四种观点:(一)法救之“类有异”说,主张三世诸法唯有形类之区别,而实质相同。(二)妙音之“相有异”说,主张诸法于世转时,各有三世相,住过去世时,正与过去相合,于余二世相不名为离。(三)世友之“位有异”说,主张诸法经历三世,由位(位置、作用)而有异,非体有异。即诸法经三世位,虽得三名,而其体无别。(四)觉天之“待有异”说,主张诸法与前后相对待,而有三世之名。此四说之论证虽不同,然皆主张三世实有,其中世友之“位有异”说为说一切有部之正统观点。(参阅“三世”536) p54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五力之一。言智慧有能除烦恼之力用也。...禅林用语。禅宗为表传法之信,故自释尊以来各祖师均有传承其法衣(袈裟)之传统。后世禅林亦承袭之,在门下选出优秀...(人名)Buddhapāli,罽宾国沙门名。译曰觉护。译尊胜陀罗尼经。见开元录九,宋僧传二。...资持记·释标宗篇:“正道清澄,洗沐尘垢,故喻如水。”(事钞记卷三·五·四)...(术语)谓法界之诸法事事涉入交彻。是华严之无碍,天台之性具也。...【赞励】 p1472 瑜伽八十一卷九页云:赞励者:谓彼有情、若于所知所行所得中、心生退屈;尔时称赞、策励其心;令于...中国佛教法相宗祖庭。位于陕西西安市南郊雁塔村。始建于隋开皇九年(589),初名无漏寺。唐贞观二十二年(648),皇...【续善根】 p1460 瑜伽一卷十三页云:云何续善根?谓由性利根故,见亲朋友修福业故,诣善丈夫闻正法故,因生犹豫证...又作内寺。指大内之道场。即设于宫中之佛事修行场所。其始设年代,诸典所说不一。依晋书帝纪第九载,东晋孝武帝太元...六方指东、西、南、北、上、下。印度婆罗门有晨朝洗浴,敬礼六方,增长命财之说。王舍城长者之子善生童子,依婆罗门...(堂塔)说法讲经之堂舍。无量寿经下曰:无量寿佛,为诸声闻菩萨大众班定法时,都悉集会七宝讲堂,广定道教演畅妙法...妙法莲华经卷第一 妙法莲华经卷第二 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妙法莲华经卷第四 妙法莲华经卷第五 妙法莲华经卷第六 妙法莲...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三十三天波利质多罗树下,与无量大比丘众及无量大菩萨众俱,弥勒菩萨摩诃...毗尼日用切要...
未论学佛,先学修身。今开十端,众当谛听: 一不欺心 谓盗常住物,骗施主物,装佛印经,斋僧起会,造寺铸钟,修桥砌...过去,在雀离寺有一位证得阿罗汉果的长老比丘。一日,他带着弟子,一位年轻的沙弥一起进城去办事。沙弥背着行李跟在...
不要想那些不可能发生的事,不要整天为了不确定的事而提心吊胆。给自己附加了如此多的事,其实是在惩罚自己。今天的...很久以前,有一位修行很深的高僧隐居在山林中。但是,由于他的人品很高,人们都千里迢迢来寻找他,想跟他学些生活方...
我们临命终时是我们最困难的时候,无量劫以来乃至今生我们从业力的对比来看,我们的恶业是多于善业的。 所以我们临...
夫前之无始,后之无终。包太虚而无外,入微尘而无内。清净光洁,湛寂常恒。无生无灭,离相离名。在有非有,居空不空...
生活中,人们的烦恼大致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自身的欲望,另一方面是外在的名与利。有的人为此奔波了一生,却苦...
也许我是那种不是闲人闲不得的人。七月是最忙的时候,最忙的一件事,就是为寺内的住众讲课。昨日开了一门新课《贤首...
三世实有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三世业 | 下篇:三世诸佛 |
即十七种境界。在修瑜伽行之际,依行者之行共有十七种境界。即:(一)五识身相应地,(二)意地,(三)有寻有伺地,(四...
慧力
传衣
佛陀波利
道水
法界圆融
赞励
慈恩寺
续善根
内道场
六方礼
讲堂
【大藏经】【注音版】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佛说大乘造像功德经
【大藏经】【注音版】毗尼日用切要

未论学佛,先学修身
沙弥的发心

不要再问我你的前世是什么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推荐】临命终时是我们最困难的时候

若论幻身,则生同傀儡死作尘土

人生要淡泊名利,才能活得自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