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谓法界之诸法事事涉入交彻。是华严之无碍,天台之性具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眼等之八识,各有心王与心所,识之本体为心王。与之相应而起之作意、触、受等之别作用,为心所有法。略曰心...系由日月定慧之净眼所成之印明,为密教真言行者入道场时所用之印明。又作遍视、遍观、瞻视、遍视么吒、遍视瞻睹。么...【得正性】 p0994 大毗婆沙论三卷八页云:得正性者:谓此心心所法、能得苦法智忍。以能任持一切正法;故且说彼以为...梵语 samanantara-pratyaya。又作次第缘。指由前念之心法开路、避让而引生后念心法之作用。四缘之一。等,同等之义...(修法)金光明忏法之别名。因金光明忏法以吉祥天为道场之法门主故也。...【无始生死轮转不息】 p1088 俱舍论九卷九页云:至根熟位,复起烦恼,积集诸业。由此身坏,复有如前中有相续,更趣...(一)宋代云门宗僧。生卒年及籍贯均不详。为越南禅宗草堂派初祖。相传为雪窦重显禅师之弟子。尝随其师赴占城弘法,为...(菩萨)胎藏界曼荼罗观音院第一行第六位。梵名豪利摩诃微地也,译言大明白身。密号称为放光金刚常住金刚。大明白身...【嫉结与悭结差别】 p1246 大毗婆沙论五十卷六页云:云何嫉结?谓心妒忌。云何悭结?谓心吝护。问:何故说此二相别...为译经时的五种不翻之一。此系玄奘所立,将梵经汉译时,有五种仅写其音而不翻其义之类例,其一即为秘密不翻,如陀罗...梵名 Try-asvabhāva-prakarana。凡二卷。陈·真谛译。今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一册。本书旨在解说三无性之义,以明法空...阿閦佛国经卷上 发意受慧品第一 闻如是:一时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比丘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也生死...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占察善恶业报经卷上(出六根聚经中) 天竺三藏菩提灯译 如是我闻: 一时,婆伽婆一切智人,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以神通...勇于舍弃并且敢于放下人生舶种种包袱,才能够轻装前行,生活才会更加充实与轻松。 人生的诸多烦恼追根溯源就是没有...张居土学佛很精进,十几年如一日,严持戒律,诵经拜忏,定期组织印经、放生,只要是利益众生的事情,他都发愿努力去...
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经受持者。及闻诸佛名者。是诸善男子。善女人。皆为一切诸佛之所护念。皆得不退转...
佛陀把五阴的相貌讲出来,让我们提高警觉。五阴的真实相是什么?你清楚了,你就不容易被五阴的魔境所转。 真本无阴...
佛法你要是不知道,你会觉得佛法是非常的矛盾。般若波罗蜜是我空、法空的智慧,但是三世诸佛因为我空、法空的关系,...
好好利用一分钟,与随意浪费一分钟,看似没什么区别,但日积月累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会慢慢拉大。 说话酝酿半分...
原文: 切不可谓持名一法浅近,舍之而修观像观想实相等法。夫四种念佛,唯持名最为契机。持至一心不乱,实相妙理,...人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 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值得我们记忆的东西,也有一些必须要...
法界圆融
【佛学大辞典】
上篇:法界等流 | 下篇:法界实相 |
【染污意是有覆无记性】 p0878 摄论一卷五页云:此意染污故,有覆无记性,与四烦恼,常共相应。如色无色二缠烦...
八识心王
么吒
得正性
等无间缘
吉祥忏法
无始生死轮转不息
草堂
大明白身菩萨
嫉结与悭结差别
秘密不翻
三无性论
【大藏经】阿閦佛国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占察善恶业报经
有烦恼是因为没有学会放下
炒股障碍修行

发心往生者,皆得无量诸佛护念

我们执着的只是心中的假相

很重视眼前的人,只有现在没有未来

这四条分钟定律,改变无数人
